移房子技術 拔智齒不影響神經

 |2012.05.23
3486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北醫牙醫學系主任鄭信忠強調,若智齒長得很正,且和對向牙齒咬合沒問題,日常口腔清潔也很方便,就不應拔除。若是智齒長歪了,往前傾斜或出現水平齒,容易引起旁邊第二大臼齒遠心側齒頸部的蛀牙,則可考慮拔除。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最近接到十例拔智齒引發後遺症的個案,必須接受後續治療,十例個案智齒位置都很低,壓迫主管下顎、下嘴唇及顏面下方整個表皮神經感覺的下齒槽神經,導致拔牙過程中不小心傷到神經,拔完智齒,下巴或嘴唇就會麻麻的,這是「拔牙成功,手術失敗」的例子。

台北醫學大學為此研發出類似「移房子」的技術,先分段把智齒慢慢搬移到不會壓迫神經的位置,再一舉將之拔除。

鄭信忠表示,這個治療模式先由口腔外科醫師把水平智齒的牙冠切掉,保留下半部;接下來在下半段的智齒上方鑽個洞,以鋼絲穿洞繫緊,再由齒顎矯正科醫師接手,慢慢往前牽引。

經過三個月至半年的緩慢牽引,智齒下半段雖仍留在下顎骨上,卻已遠離下齒槽神經,口腔外科醫師就可在不傷及神經的前提下,輕易將這半顆智齒拔掉。

鄭信忠建議,拔下來的半顆智齒,可先存在牙齒銀行,有朝一日或許可透過自體移植「種」回齒槽骨補齊缺牙,重新找回一口完整的牙齒。

另外,智齒和第二大臼齒間有縫隙,容易藏汙納垢,甚至可能因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輕則整張臉腫得像麵龜,嘴巴張不開,重則引起心肌炎或腦膜炎,老人或糖尿病患等體質較差的人,甚至會導致全身性敗血症而危及生命,為了安全不妨及早拔除。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