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未雨綢繆 蔬果不隨天災哄抬

煮夫 |2012.05.23
691觀看次
字級

梅雨傾盆南台灣,農業災害添一樁,使只漲不跌的菜價雪上加霜,婆婆媽媽叫苦怨天。

昨天筆者走進住家附近傳統菜市場,發現有幾個前所未見的現象:一、攤前不再人氣滾滾,三三兩兩,前所未有的冷清。二、菜市場的熱絡不見,以往說說笑笑的場面不再,顧客和攤販板著臉,氣壓很低,尤其攤販,好像多說話會被客人怪罪。三、消費者購買量減少,保守的拿,保守著買,不像從前,搬菜像搬家,怕買輸別人。四、買菜時斤斤計較,樣樣算計,吃甚麼買甚麼。能少買就少買,且混搭著買,像茄子、青椒都是四條五十元,主婦就會兩條茄子,搭兩個青椒,湊成五十元,不再那麼「帕手」。五、俗稱「救命菜」的紅蘿蔔、洋蔥、馬鈴薯、南瓜等容易儲存的根莖類,這次也水漲船高,一台斤漲五至十元。荳芽菜雖未漲,但一上架就遭搶光,只剩一堆豆殼。

水果攤也好不到那裡去,稀稀落落,不再堆積如山,平常個頭不小,六、七顆一百元的芭樂改論斤計兩,兩小顆就五十元。木瓜盛產時一個十元,現在三十元。

商人漲價都歸咎天災,其實是藉口,有些庫存、進口的蔬果也「水漲船高」隨機喊漲,沒有道理。有些同樣蔬果,不同攤就有不同價格。

高官常說,人民的小事就是政府的大事,菜價涉及民眾生活,不是小事,政府應重視,包括農糧、物價主管單位應未雨綢繆,拿出有效對策,長期、中期、短期各有因應,不要讓菜價成了民怨。

煮夫(台北市/文字工作者 )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