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消保處抽驗五種知名品牌籚筍汁,發現四種實際原汁含有率不足標示一半,其中一種標示原汁百分之二十,實際上卻只有百分之四,相差五倍之多,業者「騙很大」。
業者為增加口感,另添加香草粉等物,卻未標示清楚。專家認為,時常飲用,仍會對肝臟代謝形成負擔,影響健康。老牌飲料況且如此忽視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其他廠牌有無類似情形,實在難以想像。
市售包裝飲料都是大批製造販賣,業者竟然膽敢造假,欺騙消費大眾,獲取相對龐大不法利益,而且恐已行之多年。國內食品管理、檢驗,顯然過於鬆懈,漏洞百出,始讓業者不肖行為一再得逞。
既屬合法飲料,衛生機關就有義務嚴格把關,加強抽查檢驗,最基本要求莫過於內容物與標示相符,這應是業者與消費者間「買賣契約」基本共識,要無疑義。
政府應盡速修法加重食品標示不實的處罰,提高行政罰鍰及消費者民事賠償,亦由檢調單位偵辦業者主管決策及承辦人員的刑事責任。
亞秀(台北市/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