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許多戀愛中的男女到最後感情上出了問題,以佛教觀點看待,原因何在?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曾表示,社會情感問題多出於自私,愛若若能出於無私、奉獻,方顯高貴;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亦曾開示,用情不當會帶來困擾,用情沒有節制也會造成災難,男女要學習過合理的情感生活。
社會情感問題時有所聞,有人因一心想要佔有對方,或者對方所作所為不如己意,就生氣憤怒,甚至做出泯滅天良的行為,令人不勝欷歔。對此,星雲大師表示,情感若能出於無私、奉獻,不是佔有,不是欺騙,而是我為你好,你為我好,不計較、不比較,彼此信任的感情才走得長遠,才顯得高貴。
「學習用慈悲昇華感情。」大師進一步指出,感情就是愛,愛往往有所局限,因此要用慈悲來昇華感情。學習把對一個人的愛延伸到對家庭的愛,由對家庭的愛推及為對社會的愛,由對社會的愛擴大為對全人類的愛。將愛擴而大之,從小我昇華為大我,就是一種慈悲。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也曾對眾開示,所謂佛法的指導和智慧的原則,是教導人們如何處理感情問題,如果用情不當,會帶來困擾;用情沒有節制,也會造成災難。例如:男女之間應該相愛,可是婚外情或婚前複雜的感情生活,不僅會惹來家變、情變的麻煩,也會給社會製造糾紛。
如何過合理的感情生活呢?聖嚴法師表示,佛法有兩個不變的法門-理性的智慧、感性的慈悲,也就是以智慧來指導慈悲、運用慈悲,就可使凡夫的情感從混亂變為條理,從矛盾成為和諧;若能以理性的智慧來指導感性的情感,生活一定過得非常豐富、順利、左右逢源,而且自利也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