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首次公布的實際操作報告顯示,體內植入微小感應器,能把意念神經訊號傳給電腦,控制機械臂的活動,讓癱瘓者獲得某種程度的獨立。
美國布朗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上發表報告說,透過癱瘓者腦部的皮層運動區植入微小的感應器,可蒐集大腦所發出與軀體運動有關的神經信號,由於感應器件與電腦相連,信號可快速傳遞給機械臂,從而讓它隨癱瘓病人的意念作出相應的動作。
報告顯示,在實驗中,兩名自頸部以下癱瘓的病患(一名五十八歲女子及一名六十六歲男子),已學會用思想控制機械臂,讓它伸出去取東西。十五年前中風癱瘓的女子凱茜‧哈欽森,用意念指揮「腦控機械臂」拿起一罐咖啡,讓她用吸管喝咖啡。這是她中風以來第一次自力做事情,無需別人幫助。
撰寫研究報告的退伍軍人事務部神經科專家荷奇伯說:「她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讓我和研究小組畢生難忘。」
科學家多年前即預測,藉著頭腦與電腦連接裝置,有朝一日將能使腦部受損及脊椎受傷者更獨立生活。科學家早先已顯示,人可以藉思想移動電腦滑鼠游標,猴子也能藉此操縱機械臂。
專家表示,此種科技目前還不能在實驗室以外的環境使用,但他們說,新研究向實用邁進一大步,提供戲劇化證據,顯示腦控機械臂問世,指日可待。
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蒙特婁大學神經科學家卡拉斯加向《紐約時報》表示:「從許多方面看,這是一項驚人的研究結果。可以合理推測,下一步將是研發及實際利用此種科技。這是有必要的研究,而且進一步證實,用這種科技讓癱瘓者獲得某種程度的獨立性,確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