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有愈來愈多上班族組成公益團隊,以服務方式提高生活品質,「就是愛服務團隊」由數百位義工組成,每半年規畫一種方式行善,或到二至三個機構服務。他們上周服務樂山療養院與浩然敬老院,想藉由服務,了解油電雙漲、物價波動對弱勢的影響,義工邱秋君說「這兩個機構雖有政府補助,仍有龐大的捐助需求。
台北市立浩然敬老院是公立老人安養機構,服務對象為設籍北市的低收入戶,且無直系血親的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另有家暴、受虐長者緊急安置服務。樂山療養院則是私立的全日型照護機構,有一百一十二名腦性麻痺、自閉症、唐氏症與多重障礙的重度身心障礙者。
根據樂山療養院最新的物資需求清單指出,他們急需的奶粉、成人與兒童紙尿褲,都只剩不足一個月的用量,另外,也需要清潔設備。在企管顧問公司擔任經理的邱秋君表示,擔任義工,能陪孩子曬太陽、和老人聊天、幫他們按摩;簡單動作,就能讓他們開心整天。
義工周鳳敏訝異地說,只是傾聽老人家說話,竟然可以讓他們那麼快樂,「原來,我可以付出的,遠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多」。林奕妏說,現在才知道,社會上還有那麼多靠個人力量就能幫助的人。
從事業務的歐震海說:「過去總想著,等我有空就會去服務,但從未行動,現在明白,想做就可以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