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數學科老師提醒考生,基測題目難度中間偏易,通常一個題目只會考一種觀念,不必太鑽牛角尖。距離考前只剩一個月,每天至少利用半小時練習題目,找出盲點多算多練。
北市興雅國中數學科教師林壽福表示,基測考題各單元都很平均,複習不應該偏廢;相似形、圓形、三角型、二次函數、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是每年必考題,建議複習一個單元,就要把相關的概念一併練習,例如複習圓形時,圓周角、扇形、面積、弧長等相關題目要一起練習,加深印象。
近年基測趨勢,圖形和表格題目的數量均變多,考生要多練習;尤其這兩年出現很多「動態幾何」題目,例如以旋轉的正六邊型考角度、正五邊型要轉幾度,會產生新的頂點、或是「摺紙」題等,都是新穎的出題方式,考生平時若沒練習,作答容易慌張,建議勤做這兩年的考古題,熟悉題型。
看到題目時應先「破題」:知道這一題在考什麼觀念,如果題目一時看不懂,「不要鑽牛角尖,往基本觀念想」,在沒有把握,或是完全不會的題目分別做不同記號,等到全部寫完,再回頭解題。
數學每年大概出三十一至三十四題單選題,不確定的答案可用刪除法,或是套回題目試試看,千萬不要放棄。考試時間七十分鐘,前面二十幾題都不難,可寫快一點,多一點時間留給後面比較難的題目,平均每題不要超過二分鐘。
考前每天用至少半小時複習較弱的單元、每兩天要練習一次大範圍的模擬考題目,並選和基測的考試時間練習,保持手感。同時提醒考生,進考場要帶圓規和直尺,因至少都有一題作圖題,雖不用畫圖,但依照題意精確做圖,有助於判斷,或是逆推公式,答案就可迎刃而解。
考數學需要清醒的頭腦,每天睡好覺很重要,越到考前壓力越大,每天睡前要告訴自己,「我今天已經盡力了」,睡個好覺,才能穩定心情。(系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