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宮以斯帖台北報導】國內帶有KPC抗藥性基因的肺炎克雷白氏菌,十六種抗生素中只有三種能對抗。由於抗藥菌集中在北部二家醫院,疾管局要醫療院所強化感染管控措施及環境清潔,不要濫用抗生素。
帶有KPC抗藥性基因的肺炎克雷白氏菌,多發生在醫療院所內感染而來,二○○三年內抗藥比率百分之一點二,到了二年升為百分之八點四,七年間激增百分之八點四。
二○一○年,印度發現一種抗碳青黴烯類腸道菌的菌株「NDM-1腸道菌染症」,國內一名旅遊節目攝影師在印度中槍就醫、一名自中國大陸回台旅客,回國後雙雙被檢出帶有超級抗藥基因NDM-1的肺炎克雷白氏菌。促使台灣同年公告「NDM-1腸道菌感染症」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疾管局調查,從國內志願參加的十三家區域級以上教學醫院五百一十二菌株中,檢出十六株KPC陽性,也就是肺炎克雷白氏菌(KP)的抗藥性基因,其中十三株在北部二家醫院發現,屬於醫院之群突發案,其與先前被稱為超級細菌的「NDM-1」基因為同一家族。此類廣泛抗藥性病菌,可能增加臨床治療困難。
防疫醫師表示, KPC在台灣流行已久,不過從二○○三年約百分之一點二,到二○一二年上升為百分之八點四,目前只有胺基配糖體、磺胺類、老虎黴素三類抗生素可對抗,老虎黴素療效百分百,但仍應加強感染管制措施、主動監測等,減少抗藥性病菌流竄。
疾管局第五組科長黃繼慶研判,病人住院後染上抗藥菌,可能沒有隔離治療,或是醫護員未落實洗手、消毒等感染管控措施,製造傳染機會,使得抗藥性病患一個接一個出現。
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也說,醫療機構應加強手部清潔、標準防護措施與環境清毒,對於長期住院、使用呼吸器、老年的病患,更要注意抗生素的濫用及清潔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