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故事糖-- 林 正 盛 麵包師導演的幸福三件事

文/林靜宜 圖/聯合文學出版提供 |2012.05.08
2111觀看次
字級


一位很喜歡看電影的台灣麵包師傅,在做了十多年後,放下手中的麵糰,改拿攝影機,當起導演,第一部電影就得到法國坎城影展評審團獎,全球知名影展也都曾頒給他獎項。這位享譽國際的大導演就是林正盛。

坎城影展主席看完他的電影,感動的說:「台灣很不容易,一個麵包師傅都能當導演。」「麵包師導演」是法國媒體給林正盛封的稱號,好吃的麵包要隔夜發酵,就像他的導演人生,不急著收割,慢慢醞釀。

林正盛出生在台東,小時家庭窮困,每天得走四公里才能到學校,但他不覺得苦。因為那條長長的山路,有好多美麗的風景,小小的林正盛常一個人一路哼著歌,東抓抓、西看看,從家裡走到學校,再從學校走回家裡。

林正盛從小就愛說故事,大自然是他的故素材資料庫。他說,在大自然懷抱中長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雖然只有一個人,但一點也不寂寞。「我很會自得其樂,這也是我想分享給小朋友的第一件事:無論如何,要找到自己做

了會開心的事。」他說,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就

是幸福。

國中畢業後,父親要他工作,不讓他念高中。他不想向命運低頭,於是偷了五百元離家。後來流浪到台中,從麵包學徒做起,再成為麵包師傅。有一天休假,朋友邀他到台北看電影。他跳上了中興號,來到西門町的電影院,看到招考電影編導班的海報,一直很喜歡看電影的他興起報名的念頭。口試時,主考官問了一堆專業的電影問

題,他都答不出來,沒想到竟然被錄取。

有時,林正盛會回想:如果當初沒有跳上中興號,現在過的會是什麼樣的人生?「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就去做,不要老想著要準備好才去做。做了,才知道你的能力到哪裡,才有機會進步。不要害怕失敗,跌倒沒什麼大不了,再爬起來就是了!」這是他想分享給小朋友的第二件事。他說,很多人的夢想都是用「想」的,而且都想等到準備完美才行動,結果,往往什麼事也沒做成。

夢想是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去完成的。「找到真正喜歡做的事,還要確定能力所及,能賺錢養活自己。」林正盛在八年間,寫了幾十部劇本,但因為沒有錢,只拍成三部紀錄片,幸好都得獎,獎金加上劇本申請輔導金通過,三十五歲的林正盛終於開拍人生的第一部電影,正式展開電影之路。

從一位麵包師傅到國際大導演,有人形容林正盛是傳奇人生。他自己並不覺得:「我只是找到做了會開心,又能力所及、也能養活自己的事,這是我認為最幸福的人生。」本文摘自《未來少年》五月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