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台東縣關山鎮客家聚落不少,近年農會「米國學校」推出無菜單的客家大碗公飯,當天採什麼菜,就吃什麼,假日一位難求。許多人專程前往感受手捧大碗公(圖/本報資料照)、大口吃飯菜的感覺,手拉胚大碗公也因此成為受歡迎的熱銷產品之一。關山鎮農會組長彭衍芳說,大碗公飯是老一輩農民無法抹去的記憶。
關山鎮民賴桂妹說,早期大碗公飯是客家人傳統,為了讓田裡做農的男人吃飽,飯菜要足,營養也要夠,才能補充下田的消耗,過去她就送了二十多年的大碗公飯,但是現在大家吃大碗公飯,「吃的是過去難忘的草根味。」
曾因參加活動前往品嘗的吳柔瑩,是相鄰的池上人,另一個同學是花蓮富里人,兩地都以產稻聞名,但她們很誠實地說:「真的很好吃!」
彭衍芳表示,大碗公飯最大特色是「沒有菜單」,田媽媽家政班廚師家裡種什麼菜,大碗公裡就出現什麼菜,完全要看媽媽的心情與巧思,保證新鮮、自然、有媽媽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