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的閱讀
眾僧們燈下議論佛門定旨,上西天取經的原因。有的說,水遠山高;有的說,路多虎豹;有的說,峻嶺陡崖難度;有的說,毒魔惡怪難降。三藏箝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點頭幾度。眾僧們莫解其意,合掌請問道:「法師指心頭者,何也?」
三藏答曰:「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對佛設下洪誓,不由我不盡此心。這一去,定要到西天,見佛求經,使我們法輪回轉,願聖主皇圖永固。」
眾僧聞得此言,人人稱羡,個個宣揚,都叫一聲「忠心赤膽大闡法師」誇讚不盡,請師入榻安寐。
穿梭時空背景
話說唐太宗送玄奘出行,贈他紫金盂、兩個長行的從者、馬一匹做腳力,並賜號「三藏」。這天,來到了法門寺,住持領五百多位僧人迎接。齋後議論上西天的原由,眾說紛紜,說水遠山高、路多虎豹、峻嶺陡崖、魔怪難降,三藏一句也不說,只以手指自心。眾僧不明白他的意思,三藏說了句「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並表達自己一定要到西天,見佛取經的堅定決心。
品味賞析再延伸
西天縱然路遠難達,也許有虎豹、魔怪阻隔,但只要心誠意堅,終究是能到達的。清代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姪〉一文中提到:四川有兩個和尚,一個窮、一個富,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要去南海。」富和尚說:「我那麼有錢,都覺得準備不夠,你要如何去?」窮和尚說:「我只要一個瓶子與一個就可以去了。」 過了幾年,窮和尚自南海回來了,富和尚還未出發,他感到非常慚愧。這就是心的作用,整部《西遊記》所要強調的,也只是如此,若不能把握「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的真義,就讀不懂這部小說了。
所謂「魔由心生」,說的是一般人在五光十色的人世間,容易被外在事物所迷惑,無法充分思考及判斷是非真偽,甚至最後連自我都迷失了。這種心的迷惑正是魔之所生。
唐僧一路西行取經,總遭八十一難,各種妖魔精怪盡出,如:熊羆怪、白骨精、青獅精、紅孩兒、獨角兕大王、蠍子精、鐵扇公主、牛魔王、九頭蟲、黃眉怪、紅鱗大蟒、蜘蛛精,還有各種樹木精怪等。
正是因為唐僧還是「肉眼凡胎」,才造出這麼多的魔難來考驗他。因此,唐僧一行人的西行之路,不只是取經之路,也可看作是唐僧證道成佛的路,這條成佛的路不只是在於有恆心的取經傳入東土,更重要的是破除自己的心魔,讓心中佛性彰顯、魔性化除。(商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