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若是迷失方向,可藉由羅盤花宛若羅盤的特性來辨別方位(左);而從綻放的花朵,可以看到北極植物獨特的生命力。
圖/耿婕容 大塊文化提供
非報系
狡猾北極狐

在靠近冰河斜坡上,盛開著五彩繽紛的花朵,峭壁旁,可以觀賞到大量的三趾鷗(Kittiwakes)和布式海鳩(Br庖nnich's Guillemots)的鳥巢。每當船隻行駛至峭壁觀鳥時,眼尖的人便會看到那些徘徊在峭壁下的狡猾北極狐,正等待機會,捕捉由巢窩跌落的倒楣幼雛。雖然這一幕總讓我們為那些小生命捏一把冷汗,但又忍不住為北極狐的矯健英姿所吸引!
北極狐可說是草原上的主人,以捕捉小鳥、撿食鳥蛋、追捕兔子,或在海邊撈取軟體動物充飢為食。
每到冬天,當巢穴中儲存的食物消耗殆盡時,白狐會跟蹤北極熊,揀食吃剩的殘食。所以冬季時分,常會看到白熊身後總有二、三隻白狐悄悄尾隨,但若北極熊飢餓難耐時,也會轉身攻擊。
北極圈裡的北極狐到了冬天,毛色開始轉為雪白,成為在雪地裡生存的保護色,僅僅露出鼻尖和尾端的黑色,牠的毛皮既長又軟且厚,所以能夠捱過嚴冬,到了春夏之際,毛色就逐漸變為青灰色。有了這些靈動身影點綴原野,極圈便顯得活潑多采、生氣勃勃!
苔原植物
北極的植物在形態和生活方式上均需適應嚴寒氣候,因此絕大多數都很矮小,且緊貼地面匍匐生長,這是為了抗風、保溫並減少植物蒸散的適應手段。
放眼望去,僅有低等植物得以生存,愈往北,就會發現植物愈來愈小、愈來愈稀,最後竟完全消失。此時,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蘚占據了大地,這種植物群落便稱之為「苔原」。
苔原是寒帶植物的代表,因植被處於極不利的生態條件下,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低溫,每年的植物生長期只有三、四個月,所以必須把握短暫的生長季節,迅速開花,或利用根、莖、芽進行繁殖。
由於苔原地區地下形成堅如磐石的永久凍土,僅在夏季的生長季節裡,上面淺淺的土壤層才會融化,植物的根只能在地表大約25公分的深度內自由伸展。貼地生長的綠色植物苔原植被,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形成足以適應北極特殊環境的生存特徵。
仔細觀察,會發現北極植物的一大特色:苔原植物常擁有大型鮮豔並呈「杯狀」的花朵,以便盡可能的採集陽光,這對綻放白花的植物尤其重要,其特色在於向陽性,最典型代表就是「羅盤花」。每次看到它,總是一半開著花、另一半仍為綠茵,呈現疑似「青黃不接」的面貌,彷彿發育未全的少女,帶著幾分羞赧靦腆,卻又清新可愛。原來這是因南方率先承接陽光,所以先開花,而另一半尚需再等一些時候,待吸收足夠陽光後,方能從綠茵轉為花蕊。也因為這個緣故,旅人若是迷失方向,可藉由它宛若羅盤的特性來辨別方位,故有「羅盤花」(Moss Campion)之稱。
北極之樹──極柳
團員如是疑問:「北極有花,但肯定沒有樹吧!」我微笑不語的就地蹲下,雙手撥出了一株小草般的樹枝──由於苔原土壤的垂直排水能力極差,植物的根幾乎完全淹在水中,缺乏足夠的氧氣和養分,致使生長極為緩慢,「極柳」一年中枝條僅僅增長1~5公分,可說是世界上最小的樹種。不信?若將細小枝幹剖開,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就能清楚看見「年輪」,證明它是如假包換的最迷你的樹。
北極植物勇於突破侷限的頑強生命力,這「具體而微」的構造,再度彰顯了造物主的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