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身採訪大師 符芝瑛人生更美妙

郭書宏 |2012.05.01
1127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書宏江蘇宜興報導】第五場文化專場昨天在大覺寺西淨講演廳登場,由《人間福報》社長兼總編輯符芝瑛主講「星雲大師與我」,講述原對佛教全無所悉的她,歷經貼身採訪、觀察一代高僧的言行身教,不但讓她「奇妙」地成為佛教徒,更「美妙」了日後的人生歷程。

「過去二十年人生,猶如相簿向前翻閱,一景一幕歷歷在目,點點滴滴都與星雲大師有關。」符芝瑛回憶,一九九三年時擔任天下文化主編,在出版社創辦人高希均的「欽點」下,南下採訪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當初我可是百般不願啊。」符芝瑛從小生長在沒有宗教背景的家庭,不僅對佛教認識粗淺,甚至還有錯誤的見解,認為佛教是陳舊落伍的「老人宗教」,她還心想:「星雲大師該不會是個保守頑固的老和尚吧?」

因強烈自我防備心使然,她一見到大師就提出「三不」要求—「我不是佛教徒,也沒打算成為佛教徒,所以不要試圖影響我;不用費心招待吃飯喝茶,我會在採訪時適時出現(有別試圖賄賂我之意);為維持新聞的公正客觀,著作完成會呈大師審閱,只能對有錯誤的人、事、時、地、物部分修改,我的觀點判斷不容更動。」

「沒想到大師回說:『我星雲一生沒有什麼不可攤在陽光下』,並微笑同意這『不知天高地厚』的要求,且從無違背。」符芝瑛說,大師接下「三不」的挑戰書,足見他心胸的開闊,宛若日月星辰般無邊際。

在接續採訪中,難免問了些水平不高,甚至冒犯的問題,「但大師總有問必答,而且深入淺出向我解釋,並引用許多故事說明,可說是觀機逗教。」

長達一年三個月的採訪,她亦步亦趨貼身採訪大師,因此贏得「會跟」的諧趣美名。有次跟著去美國西來寺採訪,符芝瑛在「沒主動,也非被動」的因緣,奇妙地皈依了大師。

多年來追隨大師採訪,符芝瑛先後著述《傳燈─星雲大師傳》、《薪火─佛光山承先啟後的故事》、《雲水日月—星雲大師傳》等書。有感大師八十六歲高齡,終日為佛教、為眾生而忙碌,符芝瑛期勉大眾協助大師恢復佛光祖庭大覺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