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已經透過外交部向美國提出要求,希望近日內組團到美國實際查訪農場。對於有學者把矛頭指向,當初「台美牛肉議定書」簽署不對等條款,衛生署強調,議定書內容跟其他國家相較,雖然「字眼不同,但效力一致」,會持續對進口美國牛肉進行稽查。外交部北美司長令狐榮達表示,台美之間因應牛肉進口,我方每年都會派團赴美,對美牛肉後製、包裝等工廠進行「查廠」,今年因美國近期出現一起狂牛病症,相關單位已表達欲將此一行程提前,外交部已把這項訊息知會美方,近日將就這項議題展開協調與磋商。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說,如果這起狂牛症病例,導致美國在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的狂牛症分類等級「降等」,流通國內美牛產品將立即下架,並中止美國牛肉及製品進口。
對於近日外界認為,兩年多前談判簽署的「台美牛肉議定書」有缺失,導致國內無法即時因應,康照洲說,議定書內容雖然跟其他國家文字不太一樣,但效力一致。包括僅能進口三十個月齡以下牛隻等條件都相同。
美國農業部長威薩克二十七日致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委陳保基,說明初步報告,並強調美國食品供應鏈中的牛肉和乳製品都是安全的,希望不要影響台美雙邊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