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愛惜資源,現在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回收再用,包括腎臟和其他器官。美國芝加哥最近發生美國第一件有公開紀錄的回收腎臟紀錄,已被移植的一枚腎臟,從活著的病人身上取出,再移植給另一人。
傳統上,當被移植的器官無法在活著的病人身上發揮功能時,醫生會把器官丟棄,但現在美國有超過七萬三千人等待換腎,在器捐難求的狀況下,部分專家建議不妨考慮再利用。
二十五日出版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刊登了芝加哥的回收腎臟案例,二十七歲的居民費爾英(Ray Fearing)所患疾病,使他的腎臟結疤,不能過濾血液中的廢物,一年前不得不辭去工作,接受洗腎,去年七月他的姐姐捐給他一枚腎臟,但原先的疾病又開始影響新腎臟,兩周後,他變得更衰弱。
眼看新的腎臟,也救不了費爾英的病,在獲得費爾英和他姊妹的同意後,醫生替他移除新腎臟,費爾英恢復接受洗腎,可能最終再接受換腎。
負責監督芝加哥腎臟回收工作的西北大學移植專科醫生蓋倫認為,這枚腎臟仍可移植給別人,結果雀屏中選的第二名移植對象,是六十七歲的印地安納州外科醫生戈梅茲,完成移植後,目前為止狀況良好,已經不需要洗腎。
醫學專家說,使用回收器官的危險性比第一次移植更高,因為器官在移植後,通常四周會產生疤痕組織,需要處理;這種移植也牽涉倫理問題,醫生需要讓病人充分了解移植二手器官的危險性,不要讓病人有被強迫接受的感覺;此外,這種移植的案例很少,有關效果的資料也少。
二○○九年,波士頓一名男子在接受心臟移植後不久死亡,該枚心臟的情況良好,被移植給另外一人;二○○五年的一份醫學期刊報導,從一九八七至二○○五年,有十一件接受肝臟移植者死亡後,肝臟被再次使用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