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萍多年來鑽研於釉藥配方的研究與實驗,擅長融合多種高溫釉,並運用燒窯技巧,變化出各種不同造型與釉色之作品。
圖/記者杜荷
【人間社記者葉月琴新北報導】雅萍藝術坊的創辦人陳雅萍是一位年輕的陶藝創作家,作品多次奪得全國美展佳績,數度在國立歷史博物館陶藝雙年展展出。近年來邀展絡繹不絕,頻出現在兩岸聯展及個展。
一九七二年出生的陳雅萍,十三歲接觸陶土,十六歲習畫,二十一歲師承陶藝大師陳佐導,一九九三年赴江蘇宜興研習製壺技術,從此沉浸於燒窯釉變,幻化萬千、色彩瑰麗的繽紛世界。
一九九三年創作陶板作品「春秋鼎盛」入選國立歷史博物館陶藝雙年展。質樸卻現代感的作品,讓評審「陶仙」陳佐導驚艷,一度以為是男孩子的作品,沒想到出自二十出頭、身材嬌小的年輕女孩之手。也因此陳佐導收陳雅萍為唯一傳承的女弟子,並傳授鑽研釉藥四十餘年的寶貴經驗,更鼓勵她前往江蘇宜興研習製壺技藝。
陳雅萍將宜興壺細緻手法,結合台灣陶土特色,形成創意壺形。她以深淺凹凸的圖紋線條,搭配半浮雕,並藉釉彩的流動,展現繪圖的精緻與創意,賦予茶壺新生命。
她運用燒窯技巧,變化出各種不同造型與釉色之作品,能在同一件作品呈現銅紅與銅綠。
陳雅萍說:「創作的靈感往往出現在生活當中」,一天正為著趕作品,土坏終於完工,正思考該用什麼樣的紋飾來表現作品的特色,忽然看到桌上的一條珍珠項鍊,隔天,她早上五點起床時,靈感泉湧而至,即以立體釉彩綴飾壺表,以將近一千二百八十度的高溫,燒出具有三個口的「舉一反三」壺,立體釉彩,綻放出如珍珠般優雅動人的光芒,真是讓人愛不釋手。
二十四歲,陳雅萍走入了婚姻。二○○五年,加入佛光山永和學舍生命教育義工老師行列。她將菜根譚勵志格言,帶領小朋友走入情境,培育小朋友的品格教育,她還將藝術與美的東西與小朋友分享,啟發小朋友靈感創意。
陳雅萍謙虛表示:「我只是樂於付出,在每一個當下,做該做的事。」喜歡分享的她,把陶藝創作自然融入於生活當中,不間斷地利用空檔時間創作及參展,她說:「我未來的路還很長,我需要時間的醞釀和淬鍊。目前最想做的就是,在造型方面更下功夫,讓釉色跳脫銅紅、銅綠色,燒出更具生命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