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馬當先 北海道場行春

葉月琴 |2014.02.09
2529觀看次
字級
佛殿裡有大紅包可自行領取。圖/妙熙、葉月琴
齋堂吊有旺來糖可以帶回家。圖/妙熙、葉月琴
 客堂玄關,以紅柳搭配大牡丹菊,即能烘托出「花開富貴」景致。圖/妙熙、葉月琴
禮佛後進入客堂,知賓師姐馬上送來一杯福圓茶和一盤紅棗發糕,「圓滿」和「發達」的祝福心意,直讓人吃在嘴裡,暖在心坎裡。圖/妙熙、葉月琴
 大器的籃子打上緞帶蝴蝶結裝滿糖果,讓人想要「呷甜甜過好年」。圖/妙熙、葉月琴

山門──白色駿馬迎賓

當車子一進入山區,順著漸次攀高的道路前行,欣賞遍野隨風搖曳的芒花,身心頓然舒暢;當車行至北海道場的首站地標——觀音公園時,「哇——哇!」大家立刻驚叫連連,目光被四匹白色駿馬強烈吸引,顧不得目的地是道場,先下車「獵馬」——搶拍白馬的各種英姿。

這四匹白馬姿態不一,每匹頭上都安裝了一個紅色燈罩;身上綁著顏色絢麗台灣花布;馬鞍兩邊各有一個花盆,裡頭種有豔紫色迎春花等時令花草,非常醒目、吸睛,把白色駿馬裝點得氣派非凡、喜氣洋洋。這首站的白馬創藝,真讓大家驚嘆……

車子繼續往前開,轉一個彎後,又遇到了另一個驚喜——一大株盛開的櫻花衝入眼簾,碩大無朋、美不勝收。我們再次停車獵大自然之豔——搶拍櫻花的繽紛絢爛。

將抵山門前,年節氣氛更濃了,路旁有一盆盆紅柳燈籠迎賓;直上道場丹墀,又見八匹白色駿馬矗立兩旁,聲勢壯闊。

數了一數,山門前八匹,加上觀音公園四匹,總共有十二匹駿馬在北海道場當迎賓使者,馬年,當然以馬行天下最適合了,北海道場的創藝布置,真是「藝」馬當先。

佛殿──禮佛領大紅包

家人一起上樓到大殿禮佛,上一炷清香跟佛菩薩拜年;獻一盞燈燭為親友祈福。佛殿裡吊有喜氣紅色蓮花燈、兩大盆櫻花,大家在佛前各自抽取一個紅包,裡頭除了有佛卡心經、佛像書籤、平安米,還有一張星雲大師的人生卜事,可藉由上面的法語,調伏自己心性,期許觀瞻前景。

過年領到這樣的一個大紅包,似乎光明在望,未來的一年將可無懼無畏往前衝了。





客堂──喝茶吃紅棗發糕

禮佛後進入客堂,知賓師姐馬上送來一杯福圓茶和一盤紅棗發糕,「圓滿」和「發達」的祝福心意,直讓人吃在嘴裡,暖在心坎裡。

尤其,桌上五大籃糖果,籃子打上緞帶蝴蝶結更顯貴氣,光是用看的,就覺得糖果好吃得不得了,想要「呷甜甜過好年」。



布置──

最少花費最大效果

住持永平法師現身客堂,我趕緊把握機會去請問白馬和年節的創意發想。為何要布置十二匹馬?為何馬匹上還要裝燈呢?客堂、齋堂為何都插上大紅菊花?

「讓馬在大自然裡說法!」永平法師表示,此十二匹馬,象徵一年的十二個月,每個月都要像馬一樣「駿程萬里,勤快努力」;於馬頭上安裝夜燈,「是為黑夜帶來光明」,讓光明照亮前程;馬身上的台灣花布,表示朝氣蓬勃;而馬背上的花草,則是祝福來訪者,一馬當先「馬上發」。

永平法師繼續說道:挑選應景、持久花材,就能「用最少經費達到最大經濟效益」,成功營造年節的喜慶和歡樂氛圍。例如,玄關處,以喜氣洋洋的紅柳,搭配大牡丹菊,即能烘托出一片「花開富貴」景致。

紅柳不會掉花苞,之後還會長綠葉,可以支撐很久,其絕佳彈性,還可以懸掛祈願卡,立刻化身為許願樹。極簡素材,卻妙用無窮。

「吃甜甜,乎恁大賺錢。」永平法師又說,年節糕餅、糖果,在過年期間一樣不可少,特別是大人小孩都愛吃的花生酥加上紅柿,象徵好事接連發生、大發利市,都有吉祥寓意。





齋堂──

吉利旺來撿回家



北海道場,處處有創意,齋堂入口處牆邊布置也很討喜,將桔子糖、旺來(鳳梨) 軟糖,以紅色中國繩結一顆顆串綁起來後,不僅當牆上掛飾,還可以剪下來吃。道場還貼心準備了一把小巧剪刀,想要討個好彩頭的信眾遊客,都能將「大吉大利」和「旺來」撿(剪)回家。

寺院巡禮行春,除了禮佛、吃平安齋,以及替父母親友點「光明燈」之外,聽法師開示、抽大師法語,欣賞創藝年節布置,在在都為身心靈注滿無限光明希望。







紙黏土教室

親子同樂DIY



充滿濃濃年節氣氛的北海道場,每個轉角都有不同設計。

山門旁的小型會議室,過年期間也可以天馬行空,變身為盡情展現創意的紙黏土DIY教室。

「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兩位紙黏土義工老師依據每人所選題材個別指導,讓大人、小孩自己動手做,親手打造專屬作品。

模樣可愛的療癒系「萌」主──大貓熊圓仔,以及象徵「大吉大利」和「好彩頭」的橘子、蘿蔔等,一一呈現全家輕鬆體驗自己動手做的樂趣。



●北海道場地址:新北市石門區內石門靈山路106號 電話:(02)26382511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