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第八十五屆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IMF)會議二十一日在美國華盛頓召開。全球強國對歐洲施壓,要求歐洲大力整頓其負債累累的經濟,並讓經濟成長幅度恢復到不致威脅全球經濟復甦的程度。
各經濟體同意進一步注資國際貨幣基金,協助遏制歐洲債務危機。IMF金融委員會表示,歐元區必須削減政府債務負擔,施行大膽的經濟改革,穩定金融體系,恢復經濟成長。
IMF金融委員會主席、新加坡財政部長尚達曼警告,歐洲若不厲行上述措施,債務問題會再度浮上檯面。他在記者會中表示:「大家心目中最重要的議題,就是讓經濟成長於中程時間內重返常態,而且愈快愈好,也就是說最好在二、三年內達到這項目標。」他警告:「如果經濟成長無法恢復正常水平、國內生產毛額(GDP)無法回復潛在標準,就無法實現財政永續。」
IMF在政策書中警告,過於嚴苛的削減預算,可能帶來負面後果。
政策書指出:「在高度發展的經濟體中,許多國家必須採取進一步行動,達成確實的財務重整和政府債務削減,同時避免過度緊縮的財務政策。」
歐洲因為預算赤字過高遭重點觀察,若問題遲遲無法獲得解決,恐威脅全球經濟。然而,除了歐洲,美國和日本的預算赤字同樣引起外界關切。德國財政部長蕭伯樂告訴與會的各國財長:「美國和日本尤其必須處理公共赤字和債務問題。」
蕭伯樂回應IMF表示:「這需要可信的中程策略。我們了解政治上的限制,但我們別無選擇,且時間緊迫。」
另外,二○一五年前全球貧困人口減半的目標,因為糧價高漲以及劇烈波動受到影響,尤其減少饑餓及降低婦嬰死亡率等目標的進度已被延遲。會議呼籲世界銀行增加對開發中國家的支援,特別是幫助開發中國家解決糧食安全和營養不良的問題。
會議指出,社會安全網對一國經濟發展意義重大;社會安全網增強了貧困人口抵禦金融危機衝擊的能力;一個有針對性的、可負擔的、永續的、兼顧性別平等的社會安全網,對於促進各國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民間組織是推動經濟增長、促進就業和實現減貧的重要動力,會議呼籲世界銀行進一步加大對開發中國家建立社會安全網和促進民間組織發展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