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學錦在「萬法因緣、雲端體現」專題演講中,與五百多位佛光山大眾分享參訪心得。圖/人間社記者心即
圖/人間社記心即
【人間社記者蘇莉萍大樹報導】佛法傳播離不開人的需求,但如何結合科技與佛法,使佛陀紀念館也能走入雲端,為來訪民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創新服務呢?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日前在參訪高雄佛陀紀念館時提出不少建議,並希望能透過一連串的科技合作,讓「佛館成為人文與科技的交會點」。
為讓呂學錦一行十三人能認識佛陀紀念館,佛光山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佛陀紀念館副館長如常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人間衛視總經理覺念法師等人陪同導覽,除了至各殿堂禮佛,並在本館宗史館裡體驗各種互動設計,像是拍照後,利用網路把照片傳送至信箱,或是在主播台上報新聞,這一連串的實際體驗,讓大家都對佛館留下深刻印象。
「雲端科技就如同唯識學的『第八意識』一樣,是一個虛擬的空間,可以把所有訊息全部都存放在那裡。」慧傳法師強調,面對資訊爆炸的時代,就更需要原則規範(戒),才能在這麼多的資訊中,不為所動(定),有了定力後,才可找到為眾人服務的方式(慧),「不論科技發展到多高,真正需要駕馭的還是在一顆心」。
晚間,呂學錦在佛光山傳燈樓舉行「萬法因緣、雲端體現」專題演講,與五百多位佛光人分享參訪心得,他以佛法中的「六根與六塵」來呼應雲端科技的包羅萬象與觸類旁通,更強調現在是一個溝通的時代,透過網路可以連繫人間情、世界心。
為讓佛館服務能走入雲端科技,呂學錦表示,除了要改善收訊品質、規畫建置低功率的Wi-Fi熱區,並增加頻寬,使遊客可以即時把參觀照片上傳到社群網站,將佛館的美分享給更多親友,未來還可設計佛館導覽、查詢佛館交通等APP,方便遊客快速獲得佛館的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