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廣播電台規畫介紹佛陀紀念館專題節目,主持人眭澔平(左)前往佛館參訪,並專訪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圖/人間社記者慧延
圖/人間社記者慧延
【人間社記者蘇莉萍大樹報導】太陽廣播電台(FM89.1)規畫介紹佛陀紀念館專題節目,製作人連一玫與主持人眭澔平十九日前往佛館參訪,並專訪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及佛館館長慈容法師。已走遍一百八十八個國家的眭澔平,談及二十多前與佛光山已結緣,他感謝曾受大師提點「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理念,讓生命獲得莫大的啟發與影響。
知名作家及資深媒體人眭澔平十九日拜會星雲大師,請益人生的哲理與生命的智慧。星雲大師指出,「給」其實最後受益最多的還是自己,就像「捨得」,有捨才有得,給人一個笑容,因為自己心裡有歡喜;給人一句好話,因為自己有智慧,「給」的人生才是富有的。
超越情理法 才是真磨練
眭澔平向大師請示如何面對世間種種變動所帶來的磨練,星雲大師說,現在社會上的磨練還是在情理法的範圍裡,一切都要合情、合理、合法,但是真正的磨練是要超越這一切,要在無情、無理、沒有法之中去磨練,磨得能夠接受、能夠心平氣和,在無情裡都能自在,何況是在真理之下呢!
大師也提到日前公開的文章〈慈悲與仁愛〉,強調慈悲沒有敵人,並以佛陀割肉餵鷹、捨身飼虎的故事,說明佛陀的慈悲代表著無限的價值。也以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歷史典故來說明慈悲可以真正的降伏其心,否則終究還會有第二個第三個孟獲出現,「可惜現在社會不重視慈悲,唯有慈悲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眭澔平自許把旅行當成修行,星雲大師也以「經驗就是智慧」鼓勵他,繼續將旅行的經驗與大家分享,並祝福他「自由很重要,幸福、歡喜更重要」。
硬體宏偉 佛法啟發生命
專訪館長慈容法師時,慈容法師介紹八塔所代表的意義,詳細說明不只是從硬體建築中表現佛教的精神,更從佛法的義理中,給予每個人生命與生活的啟發。
談到佛光大佛的莊嚴與宏偉,眭澔平對高超精湛的工藝技術讚歎不已;在參觀過地宮還原展以及《佛陀的一生》4D動畫後,眭澔平亦有感而發說,到印度朝聖或是各佛教古蹟參訪,都要走過很辛苦的路,但是在佛館就可以一睹完整的聖地,尤其是4D動畫,短短十幾分鐘裡便能夠看到佛陀的智慧帶給人們無限的啟發。
慈容法師提到,佛館可以提供最好的生命教育題材,不論是護生畫集、佛光菜根譚還是古德偈語,每一處都能在無形之中發揮教育與教化的功能。
眭澔平也觀察到許多前來佛館的人並不是第一次到訪,慈容法師表示,以前民眾之間會互相問「你去過佛館了沒?」但現在則是問「你去佛館幾次了?」大家因為在佛館能感受到歡喜、方便,覺得來一次是不夠的,都會主動帶家人親友一起來。
透過慈容法師的介紹,眭澔平對佛館有更深入的認識,他希望能把集人文、藝術、教育、宗教為一體的佛陀紀念館介紹給更多人,就如山門入口處的「自在」與「解脫」,讓每一位到訪者都能滿載歡喜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