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好詩非常多,唐朝是詩的盛世,知名的詩人很多,寫的詩種類繁多,宛如文學的花園,花團錦簇、萬紫千紅。
一首詩的好,有許多的講究,或許譬喻新奇,或許練字描摹精準,或許清新淡定,都各有所長,我則以為最美的在人情。
我也喜歡唐‧韋應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今天早晨風雨過後,讓我更加得感覺到郡齋的清冷,忽然想念起我在山中的道士朋友。他恐怕已經到澗谷底去撿拾薪柴,好回來烹煮炊食了吧。我好想攜一瓢酒,在這個風雨的夜晚,大老遠的到山中去慰問他。然而,轉念一想,在這個空曠的山裡,落葉紛飛,我要到哪裡去尋訪他的蹤跡呢?
這樣的一位道友,高潔出塵,不為世俗所拘,若前去尋訪,到底是「遇」還是「不遇」呢?詩人臨行前,想到「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或許不免有所遲疑,然而一旦決定前去,只要能「乘興而至,盡興而返」,也就沒有憾恨了。
在風雨夜裡,還能思念起一個山中的道士朋友,想要大老遠的去看他,和他一起煮酒論道,快意平生!然而,周遭的清冷,又讓他再次回到了現實,仍不免有著幾分悵惘。
想到詩人對朋友的牽掛,這份感情的描繪讓人分外溫暖。
韋應物的筆調素淡,卻充滿了韻致。即使寫的是一份外之情,雖然樸素,卻也因為他的真摯而感人。
這首詩的好,也就好在體貼的心意,處處想到對方,這是多麼美的人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