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淑芬專訪】「當初時日本戰敗,我坐船坐了一年半,身上剩下一件內衣、內褲,全身破破爛爛回來台灣,六十年過去了,台灣籍日本老兵死的死,凋零的凋零,我們猶原等不到日本的一個道歉……」
白髮斑斑的的「台灣人日本兵協會」會長陳俊卿看來十分健朗,他回憶,當時台籍日本兵從軍的有二十餘萬人,赴海外作戰的有十萬零八百人,戰死在海外的有三萬零三百四十人。戰爭結束後有一百七十三人在帛琉被俘,其中二十六人被以戰犯身份接受審判,最後被判處死刑,其他人則被處以十年到二十年不等的重刑。
陳俊卿說,最後能夠幸運回到台灣的只有四、五萬人,但是他今年都八十六歲了,協會只剩下二萬多名會員,這些垂垂老矣、行將就木的台籍日本兵老的老、死的死,卻始終得不到日本的正式道歉和賠償。
他憤憤不平地說,在靖國神社登記有案的陣亡台籍日本兵,也只得到二百萬日圓,相當於三十萬台幣的弔唁金,他說,台籍日本兵都很怨嘆,因為國民黨政府和民進黨政府不肯協助台籍日本兵爭取應有的權益,日本政府更是相應不理,不知何時才能等到日本政府給的一個公道。
台灣元日本看護協會理事長陳郭桂表示,當時被徵召到中國大陸的廣東第一陸軍醫院擔任看護,照顧日本皇軍,日本人根本不把他們當人看,一句「辛苦了」也不曾說過。由於當時自己是日本籍,戰後,陳郭桂向日本政府求償,日本人卻以「你是外國人,無法受理」為由搪塞。
台灣第一位站出來為台籍慰安婦爭取公道的阿桃阿嬤,也以紀錄片訴說自己被拐騙做慰安婦的慘痛遭遇。
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高小帆表示,阿桃阿嬤在民國九十一年挺身而出,代表台籍慰安婦到日本打官司,要求日本政府正式道歉並予以賠償,雖然訴訟結果是敗訴,但是慰安婦阿嬤的努力不會枉然,他們的故事也不會被淹沒、遺忘…。
右圖為日美空軍對戰,日軍在高雄美濃上空被擊落所遺留之機槍殘骸。上圖為支那事件紀念勳章,為日軍在七七盧溝橋事件後頒發的紀念勳章。圖/記者鄭淑芬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