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物館巡禮--22街馬修馬克斯藝廊 別有洞天

文/記者傅維信 |2006.09.19
572觀看次
字級

走在紐約的蘇活區(SOHO)或者雀兒喜區(Chelsea),有許多私人藝廊林立。對於新進藝術家而言,此地是最佳的展示舞台;而對於年輕學子或者遊客來說,這裡則是最好的藝術充電區。如果有機會逛一趟馬修‧馬克斯藝廊(Matthew Marks Gallery),便知此言不虛!

馬修‧馬克斯藝廊在維兒喜區共有三處展示場地,分別在二十一街,二十二街和二十四街。此次介紹的位在二十二街,外觀宛如一般的倉庫,但是仔細一看,裡面別有洞天。

以八月的特展為例,藝廊將整個空間交給知名的藝術家查爾斯‧雷(Charles Ray)規畫主持。於是,我們便看到四位名家的聯展,主題是「一個四度空間的存有在一群雕塑中寫詩」(A Four Dimensional Being Writes Poetry on a Field with Sculptures)。

查爾斯‧雷曾經表示:「空間才是雕塑家的首要媒介,這項事實如此明顯卻又如此容易被忽略。」此次的特展,便是圍繞在雕塑品如何與空間對話這個主旨之上。讀者可以透過具體的作品,來思考這項抽象的命題。

比方說傑夫‧華爾(Jeff Wall)的攝影作品,被陳設在一個透光的盒子裡,如此一來,觀者有如隔著窗戶在看一個非常溫暖的家庭。裡頭有一個人利用腹語術表演布偶戲,所有的小朋友都安靜地看著,然而氣氛卻是極為詭異。   

而又比如艾爾波托‧吉爾卡麥提(Alberto Giacometti)的雕塑,是一根非常細長的青銅,作品叫做「站立的女人」(Standing Woman),令人莞爾。

藝廊免費對外開放,讀者如果有充足的時間,不妨把三處展示場一網打盡。相關的資訊可以上網查詢,網址:http://www.matthewmarks.com/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