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教養情】 換個角度看

文/郭玉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博士)  |2012.04.13
1413觀看次
字級

阿惠大可以把這件事歸咎於小明的不對,但是她卻願意換一個觀點來看,把這件事看成是點醒自己不足的功課。每一位教師在教學生涯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管教學生的失敗經驗,關鍵在於是否能從失敗的經驗中,看到自己成長的契機。

我很喜歡一部音樂劇電影《屋上的提琴手》。每當劇中樂觀的爸爸遇到不順遂的事時,最常說的一句話是:「On the other hand , ......」他總是能從另外一個角度轉念來看事情,於是,事情有了不同的解讀,也有了轉圜的餘地。

最近和學生阿惠聊天,她訴說自己轉念的體驗。

阿惠在國中教國文,兼任導師的工作。在目前常態編班的情況下,班上學生的異質性非常高,其中有三個行為異常的學生,小明是其中之一。小明經常在上課的時間干擾同學,讓課程無法進行,阿惠為這個學生傷透了腦筋,能說的都說了,有時甚至請來了校長,小明也毫無所懼。

小明的父親早逝,母親受的教育不多,成天忙著家計,無暇理會和教育孩子。原本阿惠想請家長來協助處理,這個希望也落空了;阿惠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內心非常痛苦,甚至想轉換工作以求解脫。

同校的輔導老師在一旁看到這種情形,主動介入協助處理小明的事。接下來的三個星期,輔導老師邀請小明,每天下課後到她辦公室聊天,阿惠不知道他們聊了什麼,但是在這三周中,阿惠看到小明的明顯改變。他臉上的線條柔和了許多,少了暴戾之氣,上課時的干擾行為減少,整個人的氣質都不一樣了。

阿惠請教輔導老師是怎麼做到的,輔導老師說:「小明需要有人耐心的聽他說話,不必下評斷;他需要的是大人的關心和耐心。」

原來問題就出在這裡,阿惠反省自己,確實是缺少了這兩項素養,當小明在擾亂班級秩序時,阿惠看到他就心煩,怎麼可能關心他;接連幾次處理無效之後,阿惠就失去了所有的耐心。

阿惠說:「原來,小明是我的老師,他的干擾行為是在告訴我,關心和耐心是我所欠缺的,我真的需要加強這兩個部分。」

我聽了之後,不禁讚歎她的健康想法。阿惠大可以把這件事歸咎於小明的不對,但是她卻願意換一個觀點來看,把這件事看成是點醒自己不足的功課。從此之後,阿惠用不同的態度來對待小明,她也不用再想轉換工作的事了。

每一位教師在教學生涯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管教學生的失敗經驗,關鍵在於是否能從失敗的經驗中,看到自己成長的契機。

聖嚴法師曾在其著作中談到他所經歷的人生谷底與高峰,他的看法和一般人的看法非常不同(註)。

他在四十多歲取得博士學位,好像是進入了人生的高峰,但是在台灣卻是無處可去,只好到美國求發展。

不到三年的時間,聖嚴法師開始流落街頭,每天背著睡袋,不知道晚上要睡在哪裡。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會開始怨嘆、喪志,但是,他有不同的想法,認為這是人生的高峰,因為這種人生的歷練,太難得、太可貴了,他說:「我非常珍惜那段時光。」

後來,聖嚴法師回到台灣發展,慢慢實現了他的理想,有了很高的社會聲望與地位,這是很多人認定的「高峰」。但他倒認為這反而是谷底,因為高處不勝寒。有些問題想和人商量,對方說:「法師,請您自己決定吧!」他說:「少了能討論、談話的人,讓我自己覺得處在谷底。」

高峰與谷底,端看個人看事情的角度。換個角度來看,無事不美好!(本專欄隔周五見報)

註:《不一樣的人生旅程》聖嚴法師、嚴長壽等著,法鼓文化出版(二○○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