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經濟部昨天下午召開「電力及天然氣價格諮詢會」,由經濟部次長黃重球主持,討論台電所提電價調整方案,但並未定案。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會議討論後,黃重球表示,民生用電最低級距和工業用電最高調幅,由於委員意見不合將做微調;未來電價可能會每三個月檢討一次,隨燃料價格漲跌調整。
台電提出住宅用電每月一百二十度以下不調整、一百二十到三百三十度每月用電支出約增加八十七元;產業部分,高壓、特高壓電力電價採不低於供電成本的原則,就燃料成本增加部分調整流動電費等方案。
黃重球表示,會議讓十多名各方代表充分表達後,確定會朝調漲方向研議,但經濟部請台電再做評估,朝對民生更有利的方向再做調整;對工業商業最高幅度用電部分,也請台電再評估有無檢討空間。他說,原則上會責成台電作微調後公布實施。
對於是否比照油價浮動機制施行浮動電價機制,黃重球表示,立法院之前已通過燃料條款的調整機制,每三個月可檢討一次,雖然過去曾檢討過,但因幅度很小,所以沒有反應;未來應會按照立法院通過的機制,每三個月檢討燃料的價格變化,根據燃料的部分來調漲或調降電價,如果漲,就在一定的幅度內調漲電價;如果跌,不管台電虧損與否還是要調降。
至於電價何時調漲,黃重球說,只要台電微調後送到經濟部,相信「很快」就會公布實施;五二○不是事務官在施政時所要考量的因素。經濟部指出,電價調整方案會再經評估調整,在經濟部核定並公告後的一個月實施。
台電總經理李漢申則表示,漲價對台電來說是痛苦的決定,因為過去幾年為符合國際節能減碳要求,天然氣發電量大增,導致台電自民國九十五年開始連年虧損,今年一至三月增加的虧損額,總共超過一千三百億元,已非台電所能承擔。
李漢申強調,調價原則主要希望照顧多數民眾,這部分調幅最小;商業用電調幅小於工業用電,希望無論工業或商業用電的調幅可以接近成本,不要再造成補貼的現象。
對於外傳各種調漲方案,李漢申表示都是揣測,要以台電公布為準。他強調,目前的規畫是以一○二、一○三年能達到不虧損為目標,希望能在八年內將虧損的成本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