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雲集‧翰海微瀾】一片傷心畫不成 ——悼亡詩人的夢境與回憶

雲窗 |2012.04.12
1784觀看次
字級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語多時,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覺來知是夢,不勝悲。」

——五代‧韋莊〈女冠子〉

後浪漫主義時期奧地利籍重要作曲家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在《第五號交響曲》中,曾經反覆運用了德國民謠的主題動機。在這首死亡之歌中,弟弟問姊姊:「我們何時回家?」姊姊回答:「在公雞啼時,我們就回家。而破曉之前,快樂是不會結束的。」當晨曦照耀在姊姊被露水弄濕的蒼白臉頰上,她轉為虛弱地說:「快找到我的房門和小床,你知道,睡在草皮底下是最幸福的……」

死亡的底蘊若是潛藏在幸福溫馨的對話中,反而壓不住那沉重的痛楚。馬勒的創作實源於對妻子的深愛,這首交響曲著名的第四樂章尤其道盡了一切。

秋涼的氣息,無端的塵夢,總是喚醒失眠惆悵者內心的孤獨。美國愛德華王子島大學哲學系教授菲力浦.科克(Philip Koch)在《孤獨》(Solitude: A Philosophical Encounter)一書中指出,孤獨是一種會向四面八方延展的經驗。「有時候,這種孤獨會讓我寂寞得透不過氣來,讓我覺得自己正被一個急勁的漩渦吸捲入虛空之中。更多時候,我會用回憶來打發寂寞。」於是歷來悼亡詩人的書寫,便成為許許多多不眠的夜裡,讓回憶填滿空虛的心靈慰藉。

以畢生精力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的現代著名作家梁實秋,晚年痛失愛妻。他的悼念與追憶盡在《槐園夢憶》。那一片芳草如茵,永遠綠茸茸的草皮底下沉睡著梁實秋對妻子最深的眷戀。也許對於程季淑而言,能夠沉睡在這片草皮底下是幸福的。然而梁實秋卻永遠無法忘懷四月三十日那個不祥的日子──「命運突然攫去她的生命!」

由於市場前的梯子倒下,不幸擊中了程季淑,在緊急手術之前,妻子應醫生的要求,輕鬆地一笑,竟成了畢生最後的笑靨!這幅蒼白虛弱的容顏,在歲月流沙般的積澱中,卻也堆疊出詩人喪偶的難遣悲懷與血淚心聲。

幸而回憶總是帶給孤獨者獨特的體驗,每當昔日歡笑之情閃現,四周的一切事物都在瞬間鮮活了起來。能夠生活在這一類的想像中,悲傷的人總算得到了暫時的愉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