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骨髓瘤 確診多第3期

 |2012.04.10
1506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國內每年近三百人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屬血液腫瘤惡性病變,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第三期;醫師呼籲,病患應尋求正規醫療方式,同時以樂觀心態面對癌細胞。

台北榮總輸血醫學科主任邱宗傑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血液內的漿細胞發生病變,異常生長分泌不正常免疫球蛋白,病人會骨痛、壓迫性或病理性骨折、出血、貧血、高血鈣等併發症、感染、腎功能受損或尿毒症等。病程可分為三期,第一期平均存活率六點六年、第二期約三點五年、第三期約一點二五年。

他表示,病人通常會誤以為工作勞累導致貧血、疲累、腰痠背痛、骨頭疼痛等症狀,延誤診斷時機;等骨折、尿毒症或其他併發症時,才被確診,八、九成已是第三期。

邱宗傑說,治療方式以化學藥物為主,年輕且體能較佳的病患可考慮造血幹細胞移植;移植後,建議病人配合標靶藥物治療,控制癌細胞,當成慢性病,和平共處。

邱宗傑表示,精神科曾統計過,如果癌症病人有毅力,樂觀進取,免疫力會增強;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控制疾病的不二法門。

31次化療 骨髓瘤沒打倒他

【本報台北訊】礦工家庭出身、躋身為千萬保險營業員的蔡合城,三年前罹患「多發性骨髓瘤」,讓他驚覺打拚沒有善待身體,病後積極抗癌,終於改善病情。昨天他出版新書,分享如何走出癌症陰影。

蔡合城昨天出席新書發表會,他說,自己雖長年茹素,但重口味、愛吃火鍋、高湯、甜食,長期漠視身體、加上睡眠不足,三年前劇烈頭痛,痛到大腿發軟站不住,到醫院檢查被判定罹患「多發性骨髓瘤」第三期。

蔡合城說,檢查全身骨頭有八成以上部位病變,醫師告訴他,第三期患者的存活率約一年半,他心想,如果恐慌、害怕死亡,就會被自己打敗。

他懺悔沒有善待身體,罹病後調整生活作息,搬回山上和母親同住,每天早起運動,三餐吃沒有油、鹽調味的新鮮蔬果。在化療的過程中,他認為「人活著就要動」,努力下床走動,即使再沒有胃口,也勉強自己慢慢咬、吞下去,維持營養。

歷經三十一次化療、自體骨髓移植,蔡合城病情獲得改善。主治醫師、台北榮總輸血醫學科主任邱宗傑表示,多發性骨髓瘤,多在六十歲以後被診斷,男多於女,發生原因不明。

患者會貧血、腰痠背痛、骨頭疼痛,有些人誤以為是工作勞累、有些人還以為是年老長骨刺,去抽血檢查才發現「骨頭像被蟲蛀掉」一樣。他說,蔡合城的病情能獲得改善,除了積極治療,抱持信心對抗癌症也有幫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