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政院敲定二代健保明年元月實施,費率建議百分之四點九一,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認為,有做總比沒做好,未來還有三年財務平衡的時間,爭取再次修法進入三代健保。督保盟和公平稅改聯盟則批衛署若一意孤行,將由後代子孫背債。
楊志良指出,在民國九十九年推動二代健保修法時,是以五年財務平衡為費率計算基礎,時間已過了兩年,而去年立法院通過的版本,也不是當初衛生署所提的「家戶總所得」版本,且只剩三年的時間可以收支打平。
至於二代健保保費分為「一般保費」及「補充保費」,楊志良認為,這將會增加健保財務的不穩定性,如二代健保未上路,就有人力資源業者教民眾如何節省健保費;另外,在不景氣時,補充保費也會跟著短少。
雖然爭議不斷,楊志良認為,先上路再說,以後再繼續修法,理由是「中華民國的法律,很難說何時會三讀修正」,二代健保先行實施,再慢慢釐清哪些所得需要繳交補充保費。他並重申,未來修法應回歸「家戶總所得」方向。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則痛批,以百分之四點九一費率上路,只是滿足馬總統五年不漲健保費的競選支票,但此一費率明顯是破產費率,未來民眾自費用藥的比率勢必增加。
台灣醫院協會則擔心,一般保費低於現制,如果收不到足額的補充保費,健保總額將受到壓縮,將犧牲急重症的醫療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