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環保署昨天公布最新全國二十座水庫水質調查,取得環境教育認證的台北「翡翠水庫」在一○○年度CTSI值從貧養惡化成普養,是繼九十六年來年平均水質最差的一年。
環保署每年每季定期辦理全國二十座水庫水質監測,以卡爾森優養指數(CTSI)作為指標,CTSI 值越小水質越佳,CTSI值小於四十為「貧養」,介於四十到五十間為「普養」,大於五十以上為「優養」,水庫水質若優養化則會發出惡臭,不利於民生飲用。
據環保署昨天公布一○○年全國二十座主要水庫水質監測資料,外界普遍認知水質較佳的「翡翠水庫」,從九十九年度「貧養」(三十九點四)惡化成一「普養」(四十三點五),是九十六年以來水質最差的一年。
環保署水質保護處說,CTSI有「透明度」、「葉綠素a濃度」和「總磷」三項指標,會依季節受日照影響。翡翠水庫這三項指標,在一○○年度第三、四季明顯增加。
石門水庫則被判定「具優氧化潛勢」,十年來水質改善幅度不大,一直處於優氧化邊緣。環保署指出,主管機關若不積極改善集水區農作合理化施肥、農藥減量,水庫水質恐惡化,有提前報銷的可能。另外,全台二十座水庫在這十一年來水質優養化數達七次以上有鳳山、澄清湖、鏡面、寶山、明德和白河六座水庫,其中後三座水庫近年水質改善為普養化,但鳳山水庫則每年皆是優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