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化」寫字模式,讓新世代識字能力下降,引發窘事一籮筐,詩人陳黎以「一首因愛睏在輸入時按錯鍵的情詩」暗諷,被成大中文系納入國文教材。
這首情詩寫著:「親礙(愛)的……我想念我們一起淫(吟)詠過的那些濕(詩)歌……那些生雞(機)勃勃的意象……,我對你的愛永遠不便(變)任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嫖(瓢)飲……」原本情意綿綿的詩句,因「按錯鍵、選錯字」幾乎變調。
成大中文系講師表示,學生讀到這首詩,因與平常的網路體驗有交集,覺很有趣。錯用字已成為「網路文化」,對中文發展是隱憂,老師幽默提醒,打錯字事小,「甜言蜜語」變成「情色告白」,嚇走意中人,滋事體大。有些老師擔心學生忘了怎麼寫字,要求學生手寫作業,但常收到離譜的錯別字,例如:「搞雜(砸)了」「真差進(勁)」等。
網路文字,錯字連篇,見怪不怪。更可怕是火星文;注音、象形、造字、圖象,五花八門。更離譜是,還有隨興創造,不知所云。
每個年代都有流行語,都有次文化,在網路上玩玩文字遊戲,無可厚非。但語言、文字是溝通的工具,「有看沒有懂」、「你講我不懂」要如何溝通?尤其見諸試題、信件、公文書,更會鬧笑話,小則讓人看輕,嚴重會誤大事。切記,不能玩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