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為了讓失學民眾與外籍配偶能看懂中文字,教育部從民國八十年起推動成人識字教育,補助各縣市開辦成人基本教育研習班。台灣不識字率從九十年的百分之四點二一降到一點八三,推廣有成。為讓研習教材內容更與時俱進,教育部昨天也發表新編定的「成人基本識字教材」,並邀請外籍配偶前來分享他們參加成教班的學習心得。
教育部社教司長柯正峰表示,在目前開辦的一千多個成人基本教育研習班中,有六百二十六班為新住民班,顯示新住民已成為成人識字班主要教育對象。
為幫助新住民可以多認識在地文化,教育部特別委託新北市教育局重新編訂六冊「成人基本識字教材」課本與習作,內容相當多元化,涵蓋認識台灣文化、醫療保健、社會福利、民主法治及科技生活等面向,每個詞彙都有加上注音符號,平易近人的文字敘述讓外籍配偶更易學易懂。
「剛來台灣時只會講『你好』兩個字,連跟婆婆溝通都得比手畫腳。」來自泰國的潘明梅說,當初嫁作台灣媳婦,剛來時一句國語都不會講,更遑論聽懂婆婆的台語。
為讓自己融入台灣文化,她下定決心要學好中文,於是報名了新北市大豐國小成人教育外籍配偶專班,從ㄅㄆㄇ開始學起,一路從國小念到五峰國中補校,愈學愈有活力的她,不但學會如何講一口流利國語,還拉著婆婆一起來「讀冊」,成為學校難得一見的「婆媳共學檔」。
潘明梅笑著說,在成人教育班的薰陶下,不但讓她看懂許多中文字,獲益良多,還認識不少同樣從海外嫁來台灣的外籍配偶;更因婆媳都就讀同一所補校而拉近彼此距離,兩人不但是婆媳也是同學,回到家後還會一起討論功課,日積月累下來,讓她和婆婆的感情愈來愈「麻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