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家教育研究院昨天舉辦教育高峰論壇,邀前任教育部長郭為藩、楊朝祥、黃榮村、吳清基等人暢談教育政策。他們皆提及終身教育的重要性,強調持續學習才能提升競爭力。另針對十二年國教問題,他們認為,雖然目前意見分歧,但一定要推動。
十二年國教免試比序和明星高中的定位,引起家長和老師有很多質疑。楊朝祥認為,十二年國教最大的問題,在於家長和老師沒有建立多元價值觀念,搶進明星高中和明星大學的觀念仍深植心裡,雖然欣賞王建民、阿基師、曾雅妮等人的表現,卻不肯支持自己的孩子往那條路走,技職教育在台灣變成是「為別人家設計的教育」,自己的孩子仍要升學。
二月初才卸任的吳清基表示,家長皆關心十二年國教比序、明星高中問題,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其實比序根本不是問題,有競爭力的孩子不是活在分數的房間裡」,就算孩子並非念明星高中,只要他肯上進、肯努力學習,也會有成就,反過來看,若念第一志願的孩子不努力,也有可能考不上大學;「就像鴻海郭台銘、奇美許文龍都是技職體系畢業,也能有如此成就。」
前部長鄭瑞城是宜蘭高中畢業,而自己是台南市北門高中畢業,皆非名校也能當部長。他又細數任內推動的公私立高中學費齊一制、樂齡大學等政策,說明公私立高中職一樣好。吳清基也表示自己跟鄭瑞城、蔣偉寧都是社區高中畢業學生,不是念明星高中,一樣可以當教育部長。
黃榮村則奉勸家長,尤其是「直升機家長」,不要用自己過去的經驗,來教孩子如何因應未來;針對教育改革的爭議點,他建議可建立專家團體的平台,做深入的討論和評估。
郭為藩表示,當前教育過分強調公民權利,忽略了公民義務,他認為「義務感的培養」最重要,建議教育政策擬定不要跟著輿論走。他也對教育部長任期太短,對教改穩健推動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