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緣有師】 隨 緣

妙凡 |2012.03.27
1523觀看次
字級

一般人聽到「隨緣」二個字,大抵會覺得心有戚戚焉,人生在世許多事情實在身不由己,不隨緣是跟自己過不去,聽起來很豁達,可是,說話的神情和語氣又非常無奈。到底,隨緣是放棄?還是放下?

有一位朋友在msn上敲我,我鼓勵他努力向上,他卻送我一句話「隨緣!」我說:「隨緣,是珍惜當下的緣分和學習的機會;隨緣,也是對於因緣未成熟的事情,當放下則放下的態度。」

在金融體系很有成就的J,曾經對我談起他對隨緣的看法:「隨緣,不是消極,而是保握當下的緣分。」二十五歲那年,J經過層層口試和面試,在外商銀行二千位新秀中,成為脫穎而出受公司栽培的五位優秀人才,三十出頭,已經是一家金融機構的發言人,對於隨緣,他認為是對於眼前的因緣,積極樂觀,把握機會,也因為這種態度,而有了今天的成就。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人,活在緣分當中,緣深緣淺、好緣惡緣,自然結果不同,然而,不管是什麼樣的緣分,在宇宙自然界,緣起空性的定律中,有情、無情的世間,沒有永恆、沒有獨立、沒有自主性的存在,在沒有停止的變化中,產生不同的結果。例如,一杯熱水,會逐漸冷卻,不會一直保持現狀;一杯熱水,加上紅茶葉,變成紅茶;放在冰箱,會變成冰鎮紅茶,拿出來會退冰,喝了就成為身體的一部分,影響身體的健康等等。世間萬物沒有停止的遷流變化中,也意謂生命生生不息的創造力。

世間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嗎?經云:「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人生苦樂參半,皆由往昔善惡因緣所招感,然而緣生的當下,也正是緣滅的開始,應以平常心看待,不憂不喜,不要貪著苦樂的感受。佛法不講宿命,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只要加上行為緣分的加油或添醋,就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世間無緣不聚、無緣不成,遇到好因緣,珍惜、感恩;遇到逆境考驗,也能自許自己增加忍耐,開發慈悲智慧的學習。因此,星雲大師在開示因緣觀時,以:「隨緣生活,隨遇而安、隨緣自在」期勉浮生若夢的大家,隨緣、隨喜、隨眾,融入眾中的創造自己的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