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兒童節將至,兒福聯盟昨天公布「二○一二年兒童使用3C產品現況調查報告」,調查顯示,三成以上的台灣孩子,每天使用3C產品超過一小時;孩童長期和3C共處的結果,將出現3C低齡化、3C保母化、3C沉迷化和親職空窗化等四大危機。兒盟表示,沒有父母全程陪伴,3C資訊內容無法把關,希望父母能多陪伴小孩、多與孩子溝通、協助孩子控制使用3C產品的時間,別讓3C產品取代親職。
兒福聯盟這項調查共詢問一千五百名家中有十二歲以下兒童的家長。調查顯示,近六成的孩子曾一天使用3C產品一個小時以上,超過一成的孩子甚至曾一天使用三小時以上。更令人擔憂的是,超過四成學齡前兒童,曾一天使用一小時以上,可能影響身心健康。
兒盟指出,逾三成二的孩子兩歲前就開始接觸3C產品,家長多讓他們看影片、聽音樂;另有七成學齡前的孩子會自己使用3C產品,當iPad取代繪本、手機變成玩具,過度接觸,可能造成3C沉迷問題。
兒盟表示,不少家長把3C產品當保母,三成五家長坦言,須久坐的「餐廳」,是最常讓孩子使用3C的公共場合。
兒盟強調,當孩子過度依賴3C產品,除了造成親子爭端,也會造成親子疏離,導致親職空窗化現象。調查發現,近七成家長表示,未全程陪伴孩子,僅約一成家長表示,放假時常跟孩子一起玩3C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