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論壇發表政策建言書,在外交方面,學者建議因應簽訂區域貿易協議蔚為風潮,政府應妥善處理相關談判;台灣過去十年對外談判自由貿易沒有明顯進展,原因出在無法解決政治壓力;要解決政治壓力,談判前應有立法院授權,談判後要有立法院批准,並將將朝野和解列為施政優先目標。
政策建言書外交篇中,學者提到,目前國際大環境對台灣外交挑戰包括:美國領導地位面臨挑戰;美國重返亞洲,台灣有機會也有挑戰;非傳統安全挑戰日益增加;簽訂區域貿易協議蔚為風潮等。
學者表示,美韓自由貿易協定已生效,為避免邊緣化,台灣應加緊腳步和新加坡、紐西蘭等國簽訂雙邊貿易協定,妥善處理美牛議題與美國恢復TIFA(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談判,並積極研擬參與TPP(跨太平洋夥伴協議)談判的立場與步驟。
學者認為,外交是內政的延伸,建議馬政府將朝野和解列為第二任施政優先目標;執政黨應多用鼓勵、謙虛的語言,避免一再批評前朝不是。
學者建議政府展現新思惟,推動「前瞻多元」外交;建立外交新論述,形成國內最大公約數;在「和中友日親美」既有政策下,拓展「和東協友歐盟親友邦」政策;設立中共對台灣國際打壓立即通報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