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第十五屆莫斯科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有來自全球十七個國家、逾千件作品參加展覽,是世界參展件數最多的發明展。二十三日落幕,台灣代表團作品不僅吸睛也吸「金」,近百件參展作品中,共奪四十一金、三十一銀、八銅、一座國際評審團大獎與兩座大會特別獎,得獎率超過八成,刷新去年紀錄,得獎數居參展團體之冠。
今年莫斯科國際發明展有來自全球十七個國家、逾千件作品參加展覽。台灣發明作品包羅萬象,從海浪發電裝置、鹼性電池充電器,到微創人工牙根與上肢復健彈力棒等,全都鍍上「金」。
以「3D影像轉化器」拿到金牌的亞東技術學院副教授賴金輪表示,正積極尋求廠商技術轉移合作,金牌絕對會是助力。
弘光科技大學特聘教授易光輝則說,參賽壓力頗大,學校只有「複方精油與化妝品配方」參賽,擔心語言不通無法完整呈現作品,所幸奪得金牌,之後也會鼓勵學校多參加類似國際發明展。
華泰牙醫診所院長林泰武認為,奪金,讓他有動力與信心持續推動具有「革命性、顛覆性」的假牙理論,以更符合牙周病治療學理的「雙層衛生假牙」造福更多人。
中華大學創意中心主任莊英慎以「改良型茶具組」抱回金牌。他運用拼圖玩具的概念,將茶壺與杯、盤、罐、筒等結合成茶具組,不僅容易收納又充滿樂趣,還發展出拼圖文具組,在發明展現場詢問度極高,不只有三家廠商來接洽,更有五十位以上參觀者表示想購買,連說後悔沒多做一些帶到現場販賣,該發明預計下個月可在台灣上市。
萬能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副教授郭祥舟,以在馬來西亞與克羅埃西亞發明展得銀牌與卓越獎的「淋浴出水溫度安適遮放控制器」參賽,未得獎,看到有些託展作品只有海報,仍得到銀牌以上獎項,認為評審不公,對只重視書面審查、忽略現場評分,提出抗議。
中華創新發明學會秘書長吳智堯回應,他曾幫郭祥舟以口頭方式,向主辦單位反映。他強調,每個國家評審角度不同,對結果有疑慮,都可申請複查,會協助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