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宜蘭訊】宜蘭縣冬山珍珠社區原本是噶瑪蘭族三十六社之一,早年有一座對外交通的古橋,因為橋旁有兩棵大葉山欖樹,取名為「橄欖腳橋」,附近曾出土許多噶瑪蘭人骨骸,但隨著時代變遷,古橋已荒廢,地方最近決定重新打造這個歷史空間,成為珍珠社區的一處休閒場所。
橄欖腳橋建造年代已不可考,原本木造結構在民國五十七年重修為水泥結構,繼續肩負珍珠村與補城村的運輸交通,後來因為土地重劃成為私人用地,逐漸荒廢。地方耆老紛紛表示,這座橋相當有故事性,而且因為附近曾出土許多噶瑪蘭人骨骸,所以多為鬼故事。
經過時代變遷,鬼故事已成為老一輩飯後閒聊話題。珍珠社區與地主討論後,決定重新塑造這個歷史空間,成為社區的遊憩休閒場所,昨天邀集冬山國小三十名學生與地方耆老,在古橋旁拼貼製作鬼故事牆與大葉山欖樹葉拓印牆,讓古橋的歷史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