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福報》深耕校園讀報教育16年,憑藉此成果榮獲2025年「《遠見》ESG企業永續獎」,環境部常務次長沈志修(左)頒獎給《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遠見》ESG企業永續獎昨日舉行頒獎典禮。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記者曾博群、張穎容台北報導】《人間福報》深耕校園讀報教育16年,憑藉此一成果榮獲2025年「《遠見》ESG企業永續獎」,是56家獲獎企業中唯一的媒體單位,《人間福報》以公益文教為出發點,扎根教育現場,展現媒體推動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力。
《遠見》ESG企業永續獎昨日舉行頒獎典禮,遠見雜誌社長楊瑪利表示,遠見自2005年開創CSR企業社會責任獎,因應ESG快速普及,更名為ESG企業永續獎;當初在CSR的脈絡下,增加2020年大學USR的獎項,2023年成立遠見共好圈,2025年首創第一屆的醫療永續獎,在這21年來不斷與時俱進。
楊瑪利指出,本屆有150家企業、231件方案報名,最終評選出56個企業、75件獲獎,包含15家中小企業,拿下17個獎項。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指出,很多人都會問我治理公司最關鍵的原則,「就是先要把人做好,事情就做對,把人做好簡單來說就是,你要講信譽、講誠懇、講以身作則。」
傳播人文知識 啟發思考能力
《人間福報》以「讀報育新苗 開啟智慧門 人間有福報 福報滿人間」,勇奪《遠見》ESG企業永續獎的教育推廣組中小企業獎。社長妙熙法師領獎致詞,每一個時代都需要新聞,《人間福報》藉由讀報教育來活化報紙,讓新聞成為知識、值得被信任的持續力。
《人間福報》由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在25年前創辦,妙熙法師指出,創辦人期許我們成為一個地球人,所以《人間福報》已發行至17個國家,並在15年前於全台國中小、高中推行讀報教育,每一天近20萬學子看《人間福報》,迄今已累積4百多萬位的學生閱讀,從中學習蔬食、環保、愛地球,以及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觀念。
妙熙法師表示,報社長期致力於推動讀報教育,感謝評審所給予的肯定。無論是否獲獎,未來我們都會堅持使命,這是媒體應盡的社會責任。
妙熙法師指出,這次獲獎的企業大多為上市櫃公司,而《人間福報》是唯一非營利機構,這正是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推行的人間佛教理念,而獲得眾人的認同與護持。
妙熙法師強調,福報精心選擇內容,避免腥羶色與偏見報導,專注於科學、人文和文化的傳承。如何有效利用報紙作為教材,啟發學生的品德與思考能力,是推動讀報教育的核心價值。
閱讀勵志故事 傳遞正向能量
曾有一位輔導老師,在處理學生出現負面情緒時,會引導他們閱讀福報中勵志的故事,幫助他們轉念,重新找回正軌。這讓老師對報紙所能展現的心靈力量,感到十分驚訝!
面對紙媒式微,《人間福報》努力讓報紙不再是一次性閱讀後即丟棄的產品,而是可長期使用、融入教學的實用教材,於校園,在監獄、安養機構、讀書會等場域也積極推動讀報教育,拓展社會服務的廣度與深度。
「社會有時會如同一片黑暗,而《人間福報》就像一盞明燈,照亮前方的路。」妙熙法師表示,無論是知識、理念,還是報社每位同仁的心意,都是在默默發光。他相信,只要人們願意發光,社會就充滿希望,而《人間福報》的存在正是為了守護這份光明與善良。
當前社會中,學子們面臨著各種資訊的影響與挑戰,因此家長與老師的角色顯得尤為重要。妙熙法師盼能引導他們接觸優質媒體,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讓我們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傳遞知識與善念,點亮他們人生中的一盞光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