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人員在立法院現身說法,控訴工作遭剝削,淪為「血汗天使」,而有一則新聞解答了我一直很困惑的問題,明明醫院規模都愈來愈大,為什麼仍是一床難求?原因竟是護理人員不足。
大多數護理人員須輪三班制,又必須面對病患,工作壓力之大可想而知,連已在工作的護理人員都受不了,不到六年就辭職轉行,連帶影響受完整護理教育的社會新鮮人,願意從事護理工作的意願,難怪台灣護士荒嚴重。
依公布據數據顯示,台灣領有護理師護士證照者多達二十三萬餘人,但有近十萬人並未擔任護理師,專業人力浪費嚴重,因而必須改善過勞、低薪的工作環境,鼓勵領有證照的護理師投入,也可鼓勵年輕人從事的意願。
此外,我國一月的失業率為百分之四點一八,失業者多達四十七萬人,更是人力資源的浪費,相關單位應考慮修正護理制度,運用這些可貴的人力,改善醫療人力吃緊的問題。
例如,廣開學習護理進修課程,鼓勵失業者接受專業訓練,並依專業程度分類分級,像是復健、內外科、家庭簡易護理、行政等,給予護理助理等證照,依專業、危險程度給予不同敘薪標準或加給,以緩解專業護理人員工作量及壓力。
面對高齡社會的來臨,相關單位實應未雨綢繆,審視醫療工作整體環境,與人力資源運用政策,導入適當人力,這將對病人、護理人員身心健康與醫療品質,都是福音。
邱敏靖(台南市/公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