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推動全民終身學習,教育部昨天啟動一○一年終身學習圈平台,以「策略聯盟」方式,結合三十九家教育基金會和民間團體,一起推動終身教育學習主題,提供偏鄉學童、原住民、新住民、農民、弱勢族群等多樣化的學習機會。
教育部分成「終身教育」、「多元文化」、「閱讀教育」、「原民族群」、「藝術教育」五個學習圈,內容包含電腦知能研習、環保義工培訓、青少年公益旅行、公民品格教育、樂活動起來運動講座、農民希望工程等,預計辦理三千場以上活動。服務對象包含偏鄉學童及高齡者、新住民等,已開放報名,課程免費,預計有三十四萬人次受惠。
四十一年次的謝麗真奶奶加入數位之愛電腦班,開始人生的學習的另一個階段。第一次學電腦,學習成果出乎意料的好,謝奶奶現在還學會了MSN,上網和家人、朋友聊天、交流,連外甥女都敬佩不已。
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設計系畢業的賴予喬,擔任「藝術史懷哲」,三年來深入偏鄉帶小學生玩藝術,讓孩子們融合莊稼人家的生活經驗,以舊報紙打成紙漿,捏塑出農夫耕作的辛勤姿態。
賴予喬說,偏鄉孩子比都會孩子更珍惜學習資源,原本三小時的課程常學了六小時都不嫌累,雖然擔任藝術史懷哲工作沒有固定薪水,但看到偏鄉孩子發亮的眼神,「希望可以服務到九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