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徹大師百年冥誕 紀念特展
南韓性徹大師一百周年冥誕,大韓佛教曹溪宗日前隆重舉行紀念法會,並自即日起至六月三日,在曹溪寺的佛教中央博物館舉辦「性徹大師遺物、遺作特展」。
性徹大師(西元一九一二至一九九三年)是現代韓國佛教界最具影響力的禪師之一,曾任海印寺首任方丈、大韓佛教曹溪宗第七代宗正。大師生性節儉,奉行「無所有」的精神,以雲水僧行腳諸方禪院,靜心潛修;精通英、德、法、日、中五國語言,廣泛涉獵物理學、心理學等現代科學;倡導「鳳岩寺結社運動」,重整曹溪宗宗風,恢復叢林清規 ,被譽為「伽椰山老虎」;著作有《禪門正路》、《佛語照心泉》等。(觀珩)
手語教會 辦另類畢業典禮
台灣基督教聽障事奉訓練學校,日前在台中蒙恩手語教會,舉辦聽障事工系暨手語宣教系畢業典禮。多位牧者、同工及畢業生家長在場觀禮,共同分享「無聲勝有聲」感人的見證。
蒙恩手語教會潘信宏牧師表示,救恩不能忽略聽障族群,而聽障族群的語言和文化,與一般人有很大差異,因此必須廣為設立純手語的教會,將福音帶入聽障族群。目前,台灣約有十二萬聽障族群,只有百分之零點三是基督徒,不到十間的手語教會分布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僅有十一位全職服事的牧者同工。(觀艾)
比拉迦教會重建 7月啟用
近六十年前,美籍羅玉光宣教士在新竹市公園路成立基督教比拉迦教會,因為土地訴訟官司,四年前停止聚會,並重建教會。日前在新竹浸信會地下室恢復主日聚會,林文欽牧師接受按牧,成為比拉迦教會的牧者。當天,新竹聯禱會主席、新竹改革宗長老教會牧師等牧者同工前往致賀,浸信會神學院院長蔡瑞益在感恩禮拜中證道。
重建的比拉迦教會新堂,預定今年七月落成啟用,規畫為社區型教會,有可容納上百人的會堂、主日學教室及社區活動場所。(觀曙)
世界宗教法治研修 北京開辦
大陸北京普世社會科學研究所、北大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中國傳媒大學傳媒高等教育聯盟,合辦第三期「世界宗教與法治」暑期高等研修學校,即日起至四月三十日前受理報名,預計招收學員六十人。七月九至二十日在北京市中國傳媒大學授課,課程內容包括比較研究世界各國在宗教管理、處理宗教問題的法律體系與制度等。
該校旨在推動宗教與法律關係的學術研究,促進相關思想對話與學術交流,培養宗教法治專業人才,推動宗教法治化建設,促進和諧社會發展。(觀昶)
紅毛港廟宇遷建 命運大不同
隨著高雄市紅毛港遷村,原先村內有「五大八小」廟宇,命運大不同;較有錢的廟順利興建,沒錢的四處募款,有的則被「合併」。遷村後,斥資一億餘元新建的朝鳳寺前年率先啟用,海眾廟、修善堂隨後陸續落成;飛鳳寺預計本月底安座入廟,成為「第四名」。
「近幾年景氣低迷,除了極少數廟宇,建廟募款格外辛苦。」朝天宮管委會主委員蘇石盾指出,原本的十三間廟宇中,有二間小型廟經費不足,加上原本的信徒少又四散,只好和另二間大廟合建,各自供奉的神明「一起住」,信徒一起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