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知

羅智華 |2012.03.16
855觀看次
字級

科學新知 鐵達尼號
殘骸區全圖完成

研究人員已為鐵達尼號寬4.8公里、長8公里的殘骸區畫出第一張完整地圖。這艘超級郵輪在100年前的夜晚撞上冰山後,沒入北大西洋海底,成為傳奇故事,而研究人員希望地圖能為那晚的事件提供新的線索。

探險家超過25年前就已經知道船頭與船尾的位置,但為2010年海底探測任務提供諮詢的鐵達尼號歷史專家史蒂芬生表示,先前殘骸區的地圖並不完整。以舊地圖研究殘骸區,就像在黑暗的房間靠光線微弱的手電筒摸索。

探險隊利用聲納影像以及10萬多張海底機器人拍攝的照片製成這份地圖,它呈現鐵達尼號數以百計的物品及碎片的所在位置。

史蒂芬生說,但是有了這份聲納地圖,就好像整個房間都亮了起來。你可以從1個房間走到另個房間,手中還有放大鏡可以一邊記錄。這是研究鐵達尼號遺址的創舉。

研究發現太空人

易有眼部問題

美國研究表示,在太空環境超過一個月的太空人會有腦和眼部相關問題。這項發現恐讓人類長時間探索深太空的計畫受挫。

國際期刊「放射學」找來27位平均在太空梭或國際太空站(ISS)生活108天的太空人,並分析他們核磁共振成像(MRI)的掃描片。發現,一生中在太空生活超過1個月的太空人,身上會出現多種併發症,類似顱內高壓引起的症狀。

受試太空人中,33%視神經周圍的腦脊液過多,22%眼球後壁扁平。15%的視神經腫脹,11%的腦垂體腺及其與大腦間的連結產生變化。腦垂體腺位於視神經之間,樞控性荷爾蒙,調節甲狀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