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升學選擇少,身心障礙生受教權處處受限;許多名額開放較少的大學表示,並非刻意忽略身心障礙生權益,但學校無法立即改善無障礙環境、教師沒有特教背景無法處理突發狀況,因此難以提供名額。身心障礙生則質疑,為什麼不能和一般生一樣,有公平選擇機會。
輔仁大學教務長龔尚智表示,今年學校開出十八個名額,已比之前成長。過去「應用美術系」曾招收自閉症學生,但老師反映,學生上課到一半,突然情緒控不了而大叫,師生頓時不知如何反應,嚴重影響上課秩序。
龔尚智表示,顧及身心障礙學生權益,學校確實有責任開放各科系,但教師都沒有特教背景,尤其是自閉症學生和視障生,若貿然收錄也會影響學生學習效果。
翻開一○一學年身心障礙學生升學簡章,各大專院校開出名額差距懸殊。其中以大葉大學最多,共七十二名;國立大學以台大開出五十名占頂尖大學最多,清華三十一名次之,而交大僅有五名,高雄餐旅大學甚至一個名額都沒提供。
高雄餐旅大學教務長沈進成表示,近四年來,高餐都沒有提供身心障礙生名額,「因餐旅產業有難度」。沈進成表示,學校大四生都要實習,很多實習單位會挑學生,體型太胖、有肝病都不行;加上身障生需要大空間的廚房以利行動,但學校空間、人數比太高,「廚房火裡來水裡去危險性高」,在考量學生實習工作機會和難以打造無障礙廚房下,才沒提供名額。
清華大學教務長陳信文表示,第三類組例如化學系等要做各種實驗,要靠眼觀察顏色,對全盲者來說確實不可能,但弱視生則可透過色卡練習,由教師在一旁耐心指導,「對視障生來說,第三類組並非是不可跨越的障礙。」目前已有生科系視障畢業生。
台大表示,身心障礙學生透過輔具及教師適當的教學輔導,學習能力並不輸給一般生,國立大學肩負社會責任,「多少」也要提供身心障礙學生入學名額。以台大為例,即建議各系至少開出一個名額,今年各類組共開五十個名額。洪泰雄建議各國立大學向台大「看齊」,「拿補助,就要有社會責任。」
淡江大學日文系一名腦麻學生余文凱說,他只是學習慢,但成績都可以跟得上,「我跟一般生沒有不一樣的地方」。余文凱認為各校應該開放所有科系,還給身心障礙生公平的受教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