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一」日本強震昨天一周年,日本感謝各國的援助及支持,日本交流協會除了在平面媒體刊登感謝廣告,並在電視播出一名音樂家對台灣感激話語的影片,表達對台灣的感謝。
台灣經「九二一」大地震及「八八」風災,因經歷過巨變危機與嚴重傷亡,所以對「三一一」震災能感同深受,政府與民間對日本提供奧援,但是不論如何,人類無法避免天然災害,必須從災害中記取教訓。
昨天日本中央及各地方都有紀念、追悼儀式,但在福島核電廠核變災區,及附近的群山市,則有數萬人參加反核抗議活動;台灣也有民間社團發起的「311告別核電大遊行」。
福島核電廠在地震海嘯後爆發核安問題,這是對台灣的警訊,台灣地處地震帶,隨時可能出現類似日本的強震,核四廠地理環境也有類似福島核電廠,是否禁得起地震海嘯考驗,或萬一有事故時,如何在第一時間應變,一年來輿論有很多討論,但至今沒見到有具體辦法或措施,令人擔心。
其次,日本政府災後的處理與復建,反應比民間慢半拍,台灣「九二一」大地震也是如此,日本「三一一」強震再次提醒,天然災害隨時會發生,政府與民間必須有及時處理災害的機制,與快速復建的措施,不能事到臨頭才成立應變組織,訂定救援、復建辦法,導致一團亂。
除了要有危機意識、建立防範與善後機制,更重要的是要珍惜環境,除了珍愛大地外,也要合理管理與開發自然資源,減輕天然災害損失。
孔令信(台北市/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