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愈來愈重視生活品質,飲食習慣也由早期農業社會的講求「粗飽」到近代的精緻與養生。近年來環保意識漸漸抬頭,垃圾分類的觀念也較為落實。
習慣不吃外食的我們,有一塊農地,家人向來都會種些當季蔬果供家裡食用,豐收時期還可以餽贈親友。打著有機蔬果的名號,收到蔬果的親友也都覺得格外珍惜與放心。而且當颱風來臨,菜價飆漲時,家裡也不用煩惱著要趕快去菜市場,或大賣場搶購價格飆漲的蔬果。
從種苗行買回的的幼苗開始,和家人們一起在菜園裡翻土,於曬過陽光的的泥土,施於雞鴨發酵過的糞肥,並將一株株幼苗細心的澆水。
蔬果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沒有噴灑農藥,所以需要不定期的抓小菜蟲,而也因為沒有噴灑農藥,所以田園裡到處可見紛飛的黃白粉蝶,和鮮艷紅底黑點的小瓢蟲。因為這塊農地,讓孩子們從農作中認識生態、蔬果的種類,與分辨各種小昆蟲。
自製有機肥
關於自己家裡製作的有機肥,方法很簡便。平時家人便會將蔬果的殘枝敗葉與蛋殼,或是灑掃庭院時的落葉與雜草收集起來,在田裡擺上幾個專門放上述雜物的塑膠桶,將廚餘葉菜都倒入桶中,並且加滿水,在戶外陽光的照射與小蟲、細菌們的分解後,時間約一至兩周,桶子裡的雜物們便會腐敗,此時桶中的水便是天然的有機肥,再將之倒於蔬果菜苗的根部,離約5~10公分處,過些日子,便能收成肥美的蔬果囉!
我們生長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愛護與善待這個環境並不難,即使沒辦法自己耕作有機蔬果,但落實垃圾分類,或節約水電,舉手之勞節約能源,都能讓我們與下一代有更美好的生活品質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