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作家陳之藩病逝,各界無限緬懷,文建會主委龍應台說:「文字的力量,是綿長不滅的。國民作家,也許不熱鬧,但人們對國民作家會永遠的脈脈有情。陳之藩就在我們不滅的溫馨記憶裡。」成大師生也紛紛回憶陳之藩將舊學融新知、講授人生哲理的情景。
龍應台說:「大家仍記得他的〈失根的蘭花〉,在那個人心飄搖不安的時代裡,溫柔又傷感地切到時代的感覺。」
新聞局駐港代表、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張曼娟對陳之藩的去世也深表惋惜。張曼娟說,名作家張曉風在一次座談會上開玩笑地說,對於那些寫散文寫得很好卻又寫得太少的作家,要加以罰款,而張曉風所指的就是陳之藩。張曼娟說,雖然從未見過陳之藩,但自小就閱讀他的作品,對其散文如數家珍,「陳之藩的去世是散文世界的損失」。
成功大學前工學院長吳文騰,回憶當年在成大化工系攻讀博士時上陳之藩的課,「陳之藩宛如天生的演員,在任何場合都能把他的角色扮演好。」吳文騰說,陳之藩每次上課都會打領帶,授課也都會有一個重點,上完重點後,會開始講授人生哲理。
和陳之藩有十多年交情的前成大教務長湯銘哲表示,陳之藩學電機,卻熱愛寫作,以文章享譽,不僅是台灣的國寶,更是科技與人文融合的最佳典範,作品影響整個華人世界。
成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潘浙楠也說,陳之藩將科學及人文完美結合,把舊學和新知融為一體,才能寫出這麼多膾炙人口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