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草
作者:柯裕棻
出版:印刻文學
睽違四年,柯裕棻記一段在城市中閱讀、也閱讀城市的浮世光景,敘一縷現代女性漫遊、詠物、書寫和思念冥想的浮生心情。一女子在她的城信步漫行,或躊躇張望,耽看浮世繪般的長街、小舖、鄰人和畸人、女子妍媸各異的側臉,沉思的老靈魂與他們「總是在那兒」的尋常生活;書寫者探幽如洄溯的內在密林——靜寂煙花似瀑,一方碧空似鏡似湖。
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
作者:彭小妍
出版:聯經
本書探討源自於法國的「新感覺派」文風進入中國的歷程,重點置於在橫跨東西文化與地理的脈絡中,人物、文類、觀念、語彙與文本的流動鏈結。作者主要以現代性的三大推手:浪蕩子、漫遊者與文化翻譯者三者的故事,歸結出「跨文化的現代性」的觀念,企圖挑戰現有的語言與學科分界線。
從巴洛克新古典主義到第一代綠建築:柏克萊大學城百年建築風雲錄
作者:程孝民
出版:遠流
柏克萊大學作為世界一流的知名學府,來自它頂尖的學術理論及研究發明也許改寫過世界的歷史,在啟動畫時代的思潮上也可能引領過風騷。而這座人才濟濟的大學,對周邊的鄰里社區的具體貢獻,當首推這座小城的建築景觀。其中校園裡的經典建築多已列名「國家註冊歷史性場所」、「聯邦歷史資源名錄」、「加州註冊歷史地標」、「柏克萊城市地標」。校園外的住宅建築,也有不少是在「柏克萊城市地標」之列。
尋畫:現實主義畫家吳耀忠
策畫:交通大學亞太、
文化研究室
編著:林麗雲、蘇淑芬、
陳瑞樺編
出版:遠景
本書內容分為三輯:輯一「藏畫‧故事」是親友收藏的吳耀忠畫作及藏畫者所訴說的吳耀忠,輯二「書封‧原畫」是吳耀忠為《台灣文藝》、《仙人掌》、《大地生活》等雜誌以及遠景、遠行、四季等出版社所畫的封面作品,輯三「作家‧群像」則是遠景出版社《諾貝爾文學獎全集》和《世界文學全集》兩個書系由吳耀忠所畫的作家肖像畫。
西出陽關:
無故人的失智歲月
作者:陳亮恭,劉建良
譯者:鄧雪峰
出版:大塊文化
「讓老人家多動腦去做些事情」這種講法,顛覆傳統的照顧老人家模式,所謂的「老來要享清福」,不見得就是享清福,因為太享清福,什麼都人家代勞,自己都不用腦動作,可能很快就失智了。失智症的嚴重性,近年來受到相當廣泛的討論,本書希望所有的失智病患與照顧者,都能夠一起互相扶持,一起學習和歷練這樣的人生課題。
醫生娘不藏私的養生秘方
作者:王富美、廖麗瑛、
莊美月、本多美惠
出版:平安文化
跟著醫生娘學習好命又幸福的健康法!妳也可以享受省時、省力、無毒的美好生活!4位心臟科、消化內科、婦產科、肝膽外科醫生娘,無私公開:從飲食到用藥,從身體到環境,從自身到家庭,最正確的保健觀念,最能落實於日常生活的養生秘方!
孩子的小口袋
作者:汪榭
出版:爾雅
「幫助每一個孩子去充實他們生命的小口袋,不就是成人們最甜蜜的責任負擔嗎?」汪榭由此信念,而寫下的許多小文章,便成了這本《孩子的小口袋》。背景是民國四十六年的台北,作者親切淺顯的文字,打破世代隔閡,給人無限溫暖,無論你是當年的小朋友還是現在的兒童,都值得拿起來翻讀,讓人彷彿回到1957年的台灣風土,充滿樸拙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