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信徒香會 2萬佛光人以法接心

陳璿宇、李如定 |2012.02.23
1817觀看次
字級

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陳昱臻、林洛瀅、心即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李如定大樹報導】昨天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出家七十四年紀念日,也是一年一度的信徒香會。「佛光山二○一二年信徒香會」首次在剛剛落成的佛陀紀念館舉行,包括佛陀紀念館館長慈容法師、副館長慧傳法師、如常法師、《人間福報》社長符芝瑛及二萬名來自海內外的佛光人參與盛會,大師在大覺堂與大眾接心,以法相會的畫面,特別地溫馨感人。

首度在佛館舉行



「香會,是過年後共同親近佛法的活動。」星雲大師昨日於佛陀紀念館大覺堂,分批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二萬名信徒接心,藉由介紹佛陀紀念館的建築與設施,引導大眾親近佛法僧。

「佛陀紀念館在三寶的慈悲護佑下完成,是送給中華民國百年的禮物。」星雲大師表示,佛陀紀念館本館後方的佛光大佛,高一百八十公尺、重達三千八百七十五公噸,是世界最高的銅鑄坐佛;本館四周有文殊、普賢、觀音和地藏四大菩薩,如同中國的五台、峨嵋、普陀、九華四大名山,並有金佛殿和玉佛殿。菩提廣場上有十八羅漢,有佛陀的十大弟子,例如掃地的周利槃陀伽、擔糞的尼提,還有大道愛、妙賢和蓮花色三位女眾羅漢,以及行門解門的八宗祖師。

佛館蘊含佛法僧三寶

大師說,除了高八十八公尺的佛光地標「佛光塔」,南有靈山,北有恆河。一教、二眾、三好、四給、五和、六度、七誡、八道等八塔,一教代表著一個人間佛教;二教代表僧信二眾;三好代表大家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意,身口意行三好,其實就是「真善美」;另外有四給,即給人歡喜、信心、希望、方便;五和則是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六度指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而除了守五戒外,亦要誡煙毒、誡賭博,八道就是行八正道。

「佛館的建築從天宮、地宮、護生圖畫,到佛陀的人生故事都是最好的生命教育。」大師勉勵大家,來佛館記得要把佛法、智慧帶回家。

放寬中年出家條件

「台灣最近流行一句話,你去過佛陀紀念館了沒?好像沒到佛館就落伍了!」星雲大師指出,從去年佛館落成至今,每天平均有二萬台小客車、二百輛大巴士的車潮湧入。佛館未來有靈山上的三百禪窟、恆河外三百間小木屋、生命密碼、自在寮等多項工程,將繼續進行。大師表示,台灣很小,很多人不知道台灣,佛陀是世界性的,佛陀就在佛陀紀念館,「我們要讓全世界因為佛館而知道台灣在哪裡。」

大師還提到,早期跟隨大師的徒眾,中年想出家,礙於條件不具足,只能到別處道場去出家,大師對此深表遺憾。為了圓滿四十歲以上的信眾,想出家修行的心願,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已決議,今後中年男眾要出家,可在彰化福山寺修行,女眾則可到高雄旗山道場學習。星雲大師說:「念佛的人,期望將來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現在護持佛光山,就可以做到往生佛光山。」

感謝護持福報十二年

會中,大師還特別站起來,向信眾揮手致意,展現近日身體狀況良好,請徒眾安心勿掛念。慈容法師強調,雖然大師身體欠安,每天仍勤寫一筆字,關心佛館工程進度,盼佛陀加被,大師能夠久久遠遠。慈容法師說:「大師常講,佛館是屬於大家的,希望大家能常常回來,佛光山隨時隨地都歡迎大家。」

「為實現大師當初辦報的崇高理想、願心,我們堅持不被社會亂象與媒體沉淪所影響,我們要做中流砥柱、一座光明的燈塔。」符芝瑛首先感謝大眾十二年來對《人間福報》的護持,並表示,《人間福報》兩年多來深入校園,透過讀報教育關心孩子、提升品德教育,讓孩子的親子關係與家庭教育明顯改變,盼大家繼續支持成就《人間福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