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大觀園 -- 昆蟲的禦寒之道

文/吳加雄(永和社大生態講師) |2012.02.17
1208觀看次
字級

近日寒流一波波南下,天氣又冷又溼,關於寒冷對於昆蟲的影響,在前幾期文章中已經提過昆蟲是如何抵抗寒冷、度過寒冬;社會性昆蟲,如蜜蜂,是利用工蜂群體振翅,產生熱量,來保護蜂后及幼蟲,而遷移性斑蝶,則是遷移到溫暖且背風的山谷,部分昆蟲則因為體內具有抗凍蛋白,能避免氣溫過低造成體液凍結而死。

但如果是極區的昆蟲又該如何度過冰天雪地的日子呢?例如北極,這個地方對於生活於台灣的我們而言,就是一個「天寒地凍」的地方,這裡的昆蟲就具備了各式防寒策略,並且影響當地生態環境,例如:多種蚊子都源自於此,昆蟲在此產卵後,隔年雪融才會孵化,之後僅需三四周即可長為成蟲,從加拿大北部到俄羅斯,每年都有段時間的蚊子數量特別多,甚至幾乎遮天蔽日,而蚊子每天在馴鹿群裡,最高會從每隻馴鹿吸走三百毫升的血,所以一般相信馴鹿選擇面風路徑,一部分的目的是為了避開蚊子侵擾,而對於北極地區,馴鹿遷徙方向稍有變化,就會對極區造成龐大影響,無數馴鹿踐踏、吃地衣、運送養分、成為狼群獵物,而影響北極生態。

極地蚊蟲對於當地生態的影響,雖然真實,但對於生活在亞熱帶的我們畢竟有些遙遠,但有種具備抗寒能力的蚊子,卻在現今,實實在在影響我們的生活。對於民國六十年代出生的筆者而言,小時候的冬天是沒有蚊子擾人清夢的季節,躺在暖暖的被窩中,就是冬天最大享受,而居住在高樓的朋友,通常也較少遇到蚊子的騷擾,但有種蚊子在冬天、或是住在二、三十層樓高的民眾,依然會遇到它的造訪,這種「冬季活動力超強」且「會搭電梯的蚊子」叫作「地下家蚊」,原產於溫帶地區,是為近年入侵台灣的新蚊種,非常適應大樓地下室環境。地下家蚊為尖音家蚊屬,與熱帶家蚊長像極為相似,體色為淺棕色,六隻腳上無斑點(腳上有白斑點者為斑蚊)。由於都市化的關係,住宅設施普遍地下化,提供地下家蚊適合的棲息場所。尤其是大樓地下室停車場,地下家蚊往往尾隨停車的人搭電梯到各樓層流竄,即使是高樓層的住處,也可能發現蚊子。地下家蚊具有以下生態特性:

1.蚊子交配的方式因種類而有所不同,有些種類在黃昏時刻會在田野空曠處形成蚊柱群舞。蚊柱往往由數種蚊子聚集而成,雌蚊見到雄蚊群舞,就飛進蚊柱與同種雄蚊交配之後離去,但地下家蚊不需群舞亦可交配。

2.蚊子吸血的目的是雌蚊為了要讓卵巢中的卵順利發育,所以需要吸食血液,取得養分讓卵發育,但地下家蚊不吸血也可產卵,但之後如果不吸血,則無法多次產卵。

3.不受光周期影響。

4.冬天活動力強。

因此對付地下家蚊,只有掌握蚊蟲的孳生源,才能徹底清除,而地下家蚊主要孳生源,一般以大樓地下室汙水槽、積水容器為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