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過招】 對待孩子的方式

王瑞琪 |2012.02.16
926觀看次
字級

圖/尤俠



快下班了,想到今天晚上要做的菜還缺幾樣食材,我撥了電話給女兒:「欸,女兒啊,妳有沒有空去幫我買兩樣東西?」女兒問清楚要買什麼,答允了,我連忙說:「謝謝啦!辛苦妳了。」

放下電話,一旁的同事突然對我說:「妳怎麼這樣跟孩子說話?」

我愣住了:「怎麼了?哪裡不對嗎?」

「妳幹嘛跟小孩講話這麼客氣啊?他們是妳的小孩,不是妳的客戶耶!」

輪到我錯愕了:「為什麼跟客戶講話就要客氣,跟小孩講話就不必?」

「反正,就是很怪!」同事不說了,我也沒往下追問。

回家的路上我繼續想著這個問題。的確,很多人跟孩子講話總是一副沒好氣的樣子,既不選擇優雅的措辭,也不管聲調高低。我還聽過父母在街上罵小孩,好似有什麼深仇大恨,什麼不雅的字眼都從嘴裡噴發而出,加上猙獰的面孔、咬牙切齒的表情,令旁觀者都不禁為那被罵的孩子感到難過起來。

坦白說,從媒體上看到的報導、朋友間互相交換的情報,還有許多不同管道得到的訊息,我實在看過太多「不是」的父母。我真的不覺得父母親有權利像老闆罵部屬那樣「修理」孩子。就算是平日很疼愛子女的父母,也難免有誤判的時候、遷怒的時候、不明事理的時候;假如在對孩子發脾氣前不踩一下煞車,事後往往會發現孩子被罵得很冤枉,自己後悔得要命。

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看親子之間的緣分。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爸爸寫給孩子的信(梁繼璋的「給孩子的備忘錄」),裡頭有一段話深得我心:「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是啊,這輩子有緣成為父子/女或母子/女,是個了不起的緣分,下輩子不會再有,那麼,我們怎麼能不加以珍惜呢?

我知道有些父母會擔心,假如總是好聲好氣地跟孩子講話,會不會把孩子寵上了天?這分寸的確很難拿捏。就以我自己的「實驗」來說好了,我的孩子並沒有在我對他們尊重的情況下爬到我頭上,相反地,他們也很尊重我。隨著孩子年紀愈來愈大,我對他們講話的方式就愈來愈客氣。有時候我們會互相調侃,開些無傷大雅的玩笑,沒大沒小的,並不像對「客戶」那樣客氣而疏離。我喜歡這樣,這樣的親子關係,跟我的教養理念是一致的。

我想,我會繼續這樣做下去。

(作者為國內知名心理諮商師,本專欄於每周四見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